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K线之外 > 第29章 K线背后的教训

第29章 K线背后的教训(2 / 2)

“地西泮注射液x10,批号:L-327-SwISS”。

这和他在老张抽屉里,看到的瑞士诊所药单,来自同一家制药厂。

档案室的门,突然被推开,月光照进来,在地上投出,轮椅的轮廓。

林小雨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中捧着父亲遗物箱。箱底躺着一枚,营业部销户章,印泥早已干涸,但柯景阳还是,闻到了血腥气,章侧刻着极小的“327”,和王叔支架上的编号,如出一辙。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坚持,用算法监测杠杆率了。”她的声音比冰还冷。

柯景阳看向,她推轮椅的手,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轮椅扶手上缠着,心电图导联线,线头接的不是医疗设备,而是一台老式股票终端机。屏幕定格在2008年10月16日的分时图,跌停板上堆积着,永远无法成交的卖单。

2015年7月8日《财经内参》的剪报上,一篇题为《杠杆牛市的血色黄昏》的报道被人,用钢笔画满了,狰狞的箭头。其中一段描述格外刺眼:

\"爆仓者王某在强平后,用交易终端的,数据线绕颈自杀,屏幕上还停留着,最后看到的K线图。\"

报道边缘黏着片,奇怪的褐色物质,柯景阳用指甲,轻轻刮擦,碎屑簌簌落下,是风干的茶叶渣,混着某种深色结晶体。他突然想起王叔,永远泡着,枸杞的保温杯,和那句莫名其妙的\"他们往我茶里加料\"。

剪报册最后几页,变成了纯粹的,死亡档案:

2002年股民服毒名单(手写添加营业部客户编号)

2016年私募跑路受害者合影(其中三人被红叉标记)

2020年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坠楼新闻(剪报边缘写着\"知道太多\")

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张夹在扉页的老照片,1998年5月28日,新月信托清算组的合影。年轻时的李维康,站在第二排,手里举着\"圆满完成任务\"的锦旗,而照片左下角,被人刻意撕去一块。柯景阳翻到背面,透过光线能看到,残留的胶痕轮廓:正好是王叔站立的位置。

\"找到了吗?\"

老张的声音突然在,背后炸响,柯景阳浑身血液瞬间冻结。转身时,他看见对方手里,握着把裁纸刀,刀尖沾着新鲜的墨渍,正是刚才刮擦,剪报时蹭上的。

\"小李总说得对,\"老张的眼睛在黑暗里,泛着浑浊的光,\"你们这些年轻人,就喜欢挖不该挖的东西。\"

裁纸刀划过空气的瞬间,柯景阳本能地,举起剪报册格挡。锋利的刀刃刺穿1998年的报纸,离他咽喉只剩三厘米。

散落的剪报像,死亡的蝴蝶般纷飞,其中一张2008年的持仓清单,飘到老张脚边。他低头瞥见的瞬间,握刀的手突然颤抖。

清单末尾有个,被红圈标记的名字:张翠兰(母亲),强平记录显示,她在新月广夏,最后一个跌停板前夜,用养老金补了,满仓保证金。

\"我妈她......\"老张的刀尖垂了下来,\"是被你们这些技术,派害死的......\"

走廊突然传来,规律的\"咔哒\"声——王叔的拐杖点地节奏。老张像触电般跳开,慌乱中碰翻了,档案柜上的墨水瓶。

黑色墨水泼洒在,那本剪报册上,迅速吞没了,所有名字和数字。但就在液体浸透,最后一页前,柯景阳看清了,角落里一行铅笔小字:

\"银杏树下埋着备份磁带,密码是\"。

字迹已经模糊得,几乎消散,但那个日期像刀刻般清晰,新月信托崩盘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