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后,岩台兵工厂正式投产。当第一门迫击炮从生产线缓缓推出时,全厂工人都围了上来,有的摸着炮身热泪盈眶,有的挥舞着帽子欢呼。
周天赐走上前,轻轻敲了敲炮管,声音里满是自豪:“通知张伟兄弟,第一批军火已经好了,让他尽快来运走,华北的弟兄们还等着用呢!”
接到消息时,张伟正在华北平原的战壕里,他用的也是粗制滥造的小米加步枪,毕竟他系统空间内的武器都用完了,没有存货了,护身符、恢复符也都用完了。
军队们正遭遇日军的 “扫荡”,战士们握着枪膛磨平的汉阳造,连炸碉堡的炸药都所剩无几。
他跟前线指挥官简单交代了几句,便从怀里掏出飞行符贴在胸口 — 符纸瞬间生效,他的身体变得轻盈,纵身一跃就飞上天空,朝着岩台市的方向飞去。
不到两个时辰,张伟就降落在岩台兵工厂的成品库前。周天赐早已让人将五十门迫击炮、两百支汤姆逊冲锋枪和十万发子弹整齐码放。
张伟直接大手一挥,这些武器就进入到系统空间内了。周天赐忍不住叮嘱:“华北那边多山,迫击炮要注意防潮,让战士们用完后及时擦拭。”
张伟点点头,他也叮嘱周天赐道:“厂区的安全也别大意,虽然鬼子的大部分作战主力都被我们牵制住了,不过也要当心他们偷袭。”
再次回到华北战场时,天色已近黄昏。张伟将军火从系统空间里取出,战士们看到崭新的武器,瞬间沸腾起来。
他蹲在战壕里,跟指挥官一起研究战术:“日军的碉堡在半山腰,咱们用迫击炮轰掉他们的重机枪阵地,再让突击组拿着冲锋枪冲上去,玄清道长会带师兄弟们布‘云雾阵’掩护你们。让兄弟们注意安全!”
夜幕降临时,战斗打响。玄清道长带着师弟们在山谷里施法,淡灰色的雾气很快笼罩了战场,日军的视线被彻底阻断。
张伟亲自操作迫击炮,第一发炮弹就精准命中碉堡的机枪口,战士们握着汤姆逊冲锋枪,像猛虎般冲出战壕,子弹扫过之处,日军纷纷倒地。
不到一个时辰,日军的 “扫荡” 部队就全线溃败,看着战士们举着缴获的日军军旗欢呼,张伟知道,这场仗,他们赢了。
接下来的三年里,张伟成了连接岩台兵工厂与各地战场的 “移动军火库”。他的足迹遍布华夏的每一寸土地:在江南水乡,他踩着神行符穿梭在芦苇荡里,将军火送到军队手中 — 战士们用火箭炮炸沉了日军的运输船,彻底打破了水上封锁。
在东北雪原,他裹着厚棉衣,跟着抗联战士穿越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 有了防冻处理的冲锋枪,战士们在雪地里设伏,打得日军补给队溃不成军。
在西南山地,他沿着崎岖的山路跋涉,将高射炮送到军队阵地 — 日军的飞机再也不敢低空盘旋,只能在高空胡乱投弹,对战场的威胁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