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做惯了家庭主妇,手里没房、没存款、没工作,就连私房钱都没有。
娘家也不给力,觉得她离婚丢人,就当没她这个人,被迫‘离婚不离家’。
依旧住在老房子里,当牛做马,只能靠找到的兼职,养着跟男人姓的孩子。
男人领着二婚妻子住进家里,过他们夫妻俩的‘两人世界’,对前妻和孩子不管不顾。
只是偶尔心情好,施舍点东西给男人的两个儿子。
最后,前妻劳累死了。
男人先是坐享‘齐人之福’,后有二婚妻子伺候养老,最后逢年过节,孩子们还会孝敬他。
整一个‘颐养晚年’的和气老爷子,谁能看得出来,这人做过丧天良的事?!
好人不长命,坏人享晚福。
报纸上,还有一张男人的全家福,除了他的前妻和女儿不在外,其他人都在。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男人喜气洋洋,一副“做男人,就应该做成我这样”的自豪样。
男人的二婚妻子生的儿子神色自然,没有一点勉强的意味。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模样。
当时,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新闻,顾明惠只觉得恶心,实在是太恶心了。
定神一看,那前妻生了三个孩子,有两个是男孩,最小的一个是女儿。
报纸上只提了几句。
‘老人说,他唯一的女儿性格叛逆,还没成年,就跟在外面找的小伙子跑了。’
‘邻居对此,只说了句,那姑娘年纪不大,就嫁出去了,有点可怜。’
‘叛逆’的女儿无法适应这个扭曲的家庭,被早早‘嫁’出去,消失在别人的嘴里。
女儿“嫁”人,没一个月,前妻就死了。
“儿子们渴望成为父亲那样‘有本事’的男人,母亲的苦难入不了他们的眼。
而唯一会心疼母亲的女儿被踢出家门,去别人家,经历她的人生苦难。
懦弱无能的母亲从此没了支柱,心气散了,人也就活不下去了。”
这句话,顾明惠记得是苏珺说的,苏青峰当时正在唾弃‘男人’的行为。
而苏珺却只是冷冷地看了眼报纸上的时间,给出了上面这番话。
果然,等一个月后,这家人的事有了后续。
女儿‘不识相’、‘不懂知足’,死在了婆家,男人和他的儿子们闹出了一大笔赔偿款。
报纸上:
“可怜,这个年迈的老人在失去相伴多年的前妻后,又失去了自己年幼的女儿。
金钱,是没有办法弥补他受伤的心灵,只能给这个可怜的老人晚年带来一点保障罢了。”
这句话,被苏珺读了出来,读完,她面无表情,吐出两个字,“恶心。”
外人都在心疼那个老人,可有谁可怜他那早死的前妻和本该在学校里读书的女孩。
那一刻。
苏珺就打算写一本书,写一本‘她’,那些在家暴里、在校园暴力里被迫害的女孩子。
那些可怜又可悲的女孩,才是这个世界应该关注的对象,而不是‘男人’这种an an!
顾明惠看着饭桌上的报纸,气得饭都没吃下去,整个人火大的很。
随后,她就打算把她那一份饭菜放进冰箱,等着之后在吃。
再生气,也不能浪费粮食!
那种男人,不值得农民伯伯起早摸黑种出来的粮食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