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反贼 > 第143章 僭号称雄谶古国

第143章 僭号称雄谶古国(2 / 2)

李不争笑着制止了他们道:“好了。齐先竹身边没有什么大才,估计连一国之制度都不懂,想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封王,恐怕得打下洛京,收降了百官才行。”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叶飞繁询问道,他怕李不争听不明白,专门又解释了一下:“齐先竹此时登基应该是有防备于您的意思,他称帝之后便是平天军中唯一的至尊,先前您在军中的声望将自动削弱,甚至我们内部之中都有人开始动摇,不得不防啊。”

“哈哈,那倒是不会。”李不争哈哈大笑着摆着手,叶飞繁没有得到人物卡,他根本不懂自己手下这些人忠诚度锁死的概念,是不会因为这种名望之争而产生变故的。

他沉吟了一下,左思右想后还是开口说道:“我等下给陈登峰去信一封,让他为我们准备一些新的身份户籍,虽说形势应当不会恶化,但总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叶飞繁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但是左宇和张明秀都听懂了,他们一路从荆襄转到江南又逃到了东海,深知后路的重要性。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其中的理解,于是问道:“需不需要通知前线的诸位将军,让他们各自想好名字?”

李不争摇了摇头道:“暂时不需要,目前最要紧的是攻下临沂,打通与青州之间的通道。”

且不提下邳众人的反应,消息传到洛京之后朝野震动,老皇帝气得连续杖毙了十几个内侍,都是因为服侍时出了点差错就丢了性命。

在得知齐先竹称帝消息的第一时间,齐先竹便发出圣旨,准备调荆襄的禁军返京,至于荆襄道剿灭白莲教之事就交由襄阳卫来负责。

襄阳卫经过大半年的修整也已经恢复了元气,为了让其能有足够的兵力进剿白莲反贼,老皇帝一口气给蔡同鑫八州兵事调动权,这相当于将半个荆襄道送到了蔡同鑫的手上。

朝堂之上现在也开始讨论是否调回傅光先及其手上的七万大军,以便收缩兵力积攒粮草军械全力平叛。

先前齐先竹还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就算占据了再大的地盘也不过是一贼寇,但是建国称制,那就是对朝廷国体的挑战了,必须尽全力以剿灭。

不过老皇帝还在犹豫,傅光先在凉州镇压羌乱,不但能够保凉州稳定,还在河湟一带开疆拓土,足足新增六州之地。

若是大军撤回,这六州之地必然不保,凉州也不得安宁。

罢了,先用荆襄的禁军顶上去吧,这白莲乱匪经过这么久的剿杀,想必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老皇帝心中不断地盘算着,最终还是决定先撤回禁军再说。

不过事与愿违,几天之后一个噩耗传来:原本被压制在长江以北山区里的白莲乱匪,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渡过长江,绕过了枝江所在的百里洲,突然出现在了松滋。

松滋官兵没想到贼兵竟然能跨过长江天险,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县城连半个时辰都没到就丢给了贼兵。

随后贼将马三助又奇袭宜都得手,白莲教竟然在凭借着这两城又裹挟起数万百姓,眼下正朝着两湖道进兵。

两湖是大平王朝产粮的重地,黄永不敢直接领旨撤退,一边向老皇帝请罪,一边询问是否撤回。

老皇帝又是一阵狂怒,最后决定让黄永带着禁军继续跨江剿匪,然后从平羌大军中抽调两万人回京。

至于说东海道的事情也不能听之任之,他从京中仅剩的一万禁军中分出五千,又从京畿附近各州抽调两万州兵,再次组建一支平叛大军交由娄天纵带领。

娄天纵也知道眼下朝廷兵力捉襟见肘,丝毫不嫌弃这支军队的水份,再次带着大军往东海道而去。

而此时东海道形势已经糜烂更甚,黄河南岸附近的诸州在历城卫的帮助下堪堪守住境内城池,但是像亳州、陈州、颍州则是几乎都沦陷于贼军之手。

于是娄天纵果断放弃主动进攻的念头,而是在汴州、许州、豫州等地建立防御,阻止贼军继续扩张。

在经历过急剧扩张之后,齐先竹也觉得平天军,亦或者说是宋军有些不稳,便诏令诸将放缓扩张的速度,巩固现有的地盘,诸将也乐得如此,纷纷划定各自的地盘,在占领地上面欺男霸女,横征暴敛,民怨不比大平王朝统治时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