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繁考虑的是从泗州到海州中间几乎无险可守,若是攻不下彭城,退往海州也不过是拖延一下败亡的时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
还不如往南边利用淮河做掩护,跟官兵打时间差,避免和朝廷主力交战。
李不争听了他的话感觉有些道理,他将目光落到地图上,临淮北边是徐城,再往北是宿预。
起事之初慕容天辰和许义升猛攻徐城,但还是因为大军初创,不管是训练还是兵甲都不足,所以攻打徐城未果,二人只能转道西南,一面训练士兵一面和朱国积攒物资,准备渡淮攻打钟离。
而宿预靠近下邳,先前李不争未反,齐先松担心离下邳太近,会对李不争有逼迫之嫌。
万一惹得李不争不快,双方再起冲突,引出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齐先竹勒令部下不得攻打宿预,而宿预周围虽然也有大小义军势力,但没有平天军支持,他们也攻不下县城,只能在乡里为非作歹。
“我觉得海州还是要打。”左宇思考了一会站起身来,伸手在地图上比划道:“泗州到海州之间无险可守,所以我们也要提防海州的官兵会不会冒险偷袭下邳,不管接下来如何打,必须要保证我们背后的安稳,所以我建议既打海州,也打临淮。”
邓大眼也是点头赞同道:“对,至少要把沭阳给打下来,保证不会被人偷家。”
偷家这个词还是李不争无意之间教给大家的,所有人都明白邓大眼的意思,纷纷表示赞同。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将接下来的军事部署给敲定了:丙字军攻打宿预,然后南下打徐城、临淮,务必将兵线推进至淮河北岸,必要时可以向许义升部求助。
乙字军往东攻沭阳,打下沭阳后继续往朐山进攻,但保证沭阳的安稳,不必强求攻占朐山。
而李不争则带着本阵和甲字军从东边攻入徐州,同齐先竹一道夹击彭城,争取在朝廷大军到来前在彭城一带建立起防线。
众人商定之后便开始进行部署,此时夏粮入库,足以支撑接下来的大战,而各部兵马又经过半个多月的磨合也可以出战,剩下的无非就是战场上的经验。
现在的反贼们没有时间去进行细致的训练,只能靠大浪淘沙,每一次战斗都能够活下来的就是精兵。
蒋石头刚立下战功得到提拔,成为了李不争这个团体里的主要人物,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他最希望能再次立功扬名,于是率领丙字军最先开拔沿着泗水往东南而去。
乙字军则是紧跟其后往西跨过沭水去攻打沭阳,徐成也十分渴望立功,他所想的是务必要拿下海州全境,能独自攻取一州之地,想必自己也能声震东海道吧。
甲字军则是留下分出一千人交给叶飞繁,负责守卫下邳,左宇、毛五统率其余人马和李不争本阵一道起兵前往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