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儿戏般交战了一会,后面的贼兵运上来了几架木梯,双方终于在某些点位上开始了厮杀。
营寨的统领并没有采用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战法,他直接就让甲士顶在最前面的位置上,五十名甲士分成两批,轮流上墙杀敌。
其他的普通士卒或者青壮也跟在边上查缺补漏,贼兵上去一批就被杀掉一批。
这些贼兵的斗志还是很强的,源源不断地从梯子爬上去,并不因同袍惨死而畏惧。
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组成复杂,除了相熟的几人外,对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印象,所以也就不会出现“某某某死了”这种惊呼,所以士气就能一直保持。
至于那些在前面发现队友死伤惨重的更没有机会溃逃,不等他们转身后面源源不断的贼兵便会推搡着他们上前去挡官兵的刀。
不过这种情况也持续不了多久,等到有些人突然发现木梯边上已经堆满了尸体,甚至踩着尸体就能爬上木墙,不知道突然崩溃似地哀嚎了起来,也就带动了前端贼兵的溃败。
先前就说了这些贼兵毫无阵势可言,溃败的时候也就谈不上什么秩序了。
最前面的贼兵集体掉头逃跑,生生地逼停了后面贼兵的前冲之势,双方接触的中间最为拥挤,两处反方向的力道作用在人群中间,瞬间出现了踩踏,数十个倒霉鬼被推倒在地,然后被人来回践踏。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这一支进攻的反贼队伍中,其他两支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只是纷乱的程度各不相同。
看到贼兵的攻势被遏制住,营寨里的官兵也没有趁势攻击,应该说他们也巴不得能有时间休息一下——弓箭手早就累得手臂发酸,拉不动弓弦了。
营寨里的官兵没有出击,不代表驻扎在一侧的胡文海不动,
他一直在观望着各处营寨的战事,甚至早早地带着部下出了自己地营地,准备随时支援。
眼下看到贼兵自己乱了起来,就算他没有经历过战事,也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胡文海带着彭城卫的士兵从平顶山一侧的峡谷绕了个圈,骑兵在前步卒在后,全部轻装上阵,各种盾牌、重甲之类的一律卸下。
士卒们也知道自己将要面临怎样的战事,看到军功就在眼前,士气高涨士卒眼中似乎都泛着贪婪的目光,他们就这样像一把钢刀一般恶狠狠地插在李头儿部贼兵的后腰处。
贼兵进攻受挫,自己相互冲撞,正是士气低落阵型混乱的时候,甚至他们都找不到各自的头目所在,就像是一大团无头苍蝇一般。
此时再被全副武装的官兵这么一冲,这些一个月前还是农夫劳役的贼兵顿时就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