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了众人行礼,县令和煦地说道:“诸位才出魔窟就不必拘礼。”
然后他望向李不争说道:“我听闻壮士委身于贼,却忍辱负重解救百姓,实在是善莫大焉,请受我一礼。”
说着便拱手下拜,李不争连忙闪身躲开,口中大义凛然地说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县尊不必多礼,只要不追究我从贼之举将我诛杀当场便好。”
县令笑道:“何谈从贼?我今日还要替壮士上表请功,如今贼乱未平,壮士就能反正救人,至少能得个官身。”
李不争连忙婉拒,说道:“我还有好友身陷贼军之中,不日就要出发营救,县尊好意我心领了。”
见他推辞,县令只能作罢,他赞叹道:“壮士义举,可称得上一个侠字!”
听到县令这般吹捧,即便李不争两世为人也有些害臊,连忙说道:“县尊谬赞了,还有劳县尊为他们安排食宿和大夫,毕竟他们在贼巢中受了不少罪,前两日还得了些风寒,虽然喝了药汤压制住了,但要城中圣手诊治一番。”
县令点头同意,安排众人到城东住下,众人有些在平氏有产业的便立刻安排人准备酒席,宴请李不争和县中诸官,算是因祸得福和县官们有了段香火情。
酒宴上推杯换盏互相熟络起来,县令叫叶飞繁,前年中的进士,在朝中观政了一年多,今年初来到平氏补缺任县令。
同时李不争也从他口中听到了目前的局势,因为尹长辉攻打平氏失败南逃,所以平氏和州府的联系一直未中断过,叶飞繁对各地的局势情况也了如指掌。
十一月十五日当天,贼兵同时在唐、随、郢、荆四州起事,自称平天军,叛军首领齐先竹称平天大将军,白莲教主称平天先师。
而朝廷这边则是蔑称为平天贼。
唐州的湖阳、平氏都击退了贼军,只有桐柏失陷。
随州境内先是枣阳、唐城沦陷,然后贼人大举南下,不到一日便攻占了随县,只剩光化县还在官府手中。
郢州长寿,荆州长林、荆门、当阳失陷。
听到这里,李不争感到奇怪,当时齐先松所说的是荆襄一带大举起事,怎么没有襄州?
于是他好奇地问道:“襄州没有贼人吗?”
叶飞繁有些奇怪地说道:“襄州有六千襄阳卫镇压,贼人怎么会不开眼在襄州举事呢?”
李不争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连忙解释道:“我有一友人就在襄州,襄州无事就好,不然我还得去救他。”
暗地里他仔细地盘算一番,既然襄州有襄阳卫,为什么齐先竹他们会选择在荆襄一带起事呢。
大平王朝建立之时为了稳固地方统治,除了边军和中央禁军外在全天下设立了三十六卫,经过两百多年的战乱、变迁,这些卫军裁的裁、撤的撤只剩下十五卫。
虽然这十五卫的中郎将多是世袭,私兵的性质更多过王朝官兵,但毕竟都是正规军,战斗力远不是州兵县兵所能比的。
更何况齐先松信誓旦旦说在荆襄一带起事,那种情况下总不会是在忽悠人,再说了就算忽悠人何不多说点,反正吹牛又不上税。
换成他说不定要打出席卷天下四百州的旗号,吓也能吓死几个胆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