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实的商队一走,这茶摊瞬间空下来一大半,摊主笑眯眯地目送商队离开。
商队给李不争安排了一辆拉着干草的骡车,李不争和另外三人坐在上面,四人一闲聊,竟然都是冯实一路上临时聘用的游侠儿。
其他三人分别叫杨益、马诠和代通伟,杨益是绛州人,马诠是冯翊人,代通伟是陕州人。
算上李不争,冯实一共招募了七位游侠,剩下三人都安置在别的车架上。
杨益用快刀,马诠使剑,代通伟用两把匕首,全无一个重兵刃,全是走的轻快灵活的路线。
想来也是,行走江湖一般都是用方便携带的武器,你要是带着刀剑进城可能官府不会如何计较,要是扛着一杆大戟,再套着战甲,那就得有官兵上前盘问了。
别看商队中拉车的主要牲口是驴子、骡子和驽马,速度却是不慢,中午时分就在寿安的一个渡口渡过了洛水。
商队并未进城,按照冯实所说,此时商队已经采购了所有的货物,都是鄂州所需的,不用再在这里耗费时间了。
所以就在县城外的一个绿柳林里休息了一下,大家就着水吃了点干粮。
李不争也有功夫和其他几名游侠打了声招呼,万一遇到山贼大家还要并肩作战,所以都相互熟络了一下,也没有出现什么蔑视、装逼打脸的情况。
行走江湖,讲的是人情世故,谁又不比谁高尚到哪里去,莫名其妙地哪里有那么多捧高踩低的事情。
另外三人分别是徐成、徐胜、陈久实,其中徐成和徐胜是亲兄弟,朔州人。
而陈久实则是洪州人,此次回乡探亲,正好顺路,既能蹭吃蹭喝,又可以挣点银钱。
若是说杨益三人所用兵刃还算是中规中矩,这三人可就是奇形怪状了。
徐家兄弟俩用的是钩子,就是那种长杆上带着一截铁铸的弯钩,在李不争的记忆中,这以前老家用来钩柿子、核桃、板栗的物件,不知道二人是不是果农出身,不然为啥会用这种兵器。
陈久实用的是锤,不过既不是三百二十斤重的擂鼓瓮金锤,也不是六百斤重的八棱梅花亮银锤,只是一个拳头大小的铁锤,上面镶了一些棱角,以增加杀伤力,通体也不过十来斤重。
众人各自施展了一下自己的套路,李不争也上去胡乱耍了一套剑法,大家相互吹捧,俨然都成了武林豪侠。
冯实和两个护卫去寿安城中采买了一些必需品,趁这个功夫他又从县城里招募了一名游侠。
李不争总算知道这些游侠哪来的,全部是冯实走一路找一路,看来他从河东起就开始为山匪的事情做准备了。
新来的游侠叫左宇,为人比较孤僻,和众人都没有说话,李不争也只是打了个招呼就结束了,没人喜欢热脸贴冷屁股。
接下来的日子,商队一路向南,冯实也不断带人进队,等到唐州的时候招募的游侠已经多达十七人,加上商队原有的二十三名护卫,足足有四十名能够厮杀的好手,根本不畏惧什么小股土匪。
系统这几日抽奖也不给力,不是钱粮就是装备,连一次蓝色都没有出过,最好的也只是一块绿色品质的护心镜。
商队在平氏县好好休息了一晚,冯实花了大价钱准备了酒肉请商队上下大吃一顿,众人都知道明天商队将要穿过桐柏山,要是遇到了山匪那将是一场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