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天地间仿佛被一支饱蘸了水汽的巨笔涂抹过。
斜斜的雨丝刚歇,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和草木勃发的蓬勃气息。
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洒在清河县的大街小巷,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反射着温润的光泽。
距离县衙竣工尚有一个月,周平安这个代县令的“衙门”,便只得委屈在衙门外临时搭起的简陋棚子下。
一张旧木桌,几把条凳,便是他处理公务、接见百姓的全部家当。
此刻,周平安正斜倚在棚柱旁,没有坐那张象征“官位”的主凳,而是任由一个来汇报的老衙役坐着歇脚。
他脸上洋溢着一种纯粹而明亮的笑容,目光柔和地扫视着衙门前这片小小的“市井”。
进进出出的人群络绎不绝,脸上大多带着忙碌的喜悦或收获的满足。
“周大人!西街那一段水泥路,俺们队昨儿个彻底收尾了!您瞅瞅这验收单?”
一个包工头模样的汉子,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和期待,将一张按了红手印的纸恭敬地递上。旁边跟着的几个工匠也眼巴巴地望着。
周平安接过单子,仔细看了看,又抬眼望了望汉子身后几个明显晒黑累瘦却精神头十足的工匠,笑着点点头:
“嗯,路面平整,排水沟顺畅,工期还提前了两天。好!验收通过!”
他拿起桌上的炭笔,在单子上龙飞凤舞地签下名字,又提笔在“工程尾款”后面添了一行小字:“额外奖励,一成。”
“拿着,去吴管家那儿领钱吧!”
“哎哟!谢青天大老爷!谢周大人!”
那包工头喜得差点蹦起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身后的工匠们更是激动得互相拍打肩膀,连声道谢。
一成奖励!那可是实打实的白花花的银子!足够他们给家里添几件新衣,割几斤好肉了!
不远处,另一群人刚从临时库房出来,手里捧着沉甸甸的铜钱串子,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和难以置信。
“真……真给了一成奖励?老李头,你掐我一把!”
“哎哟!疼!是真的!是真的!周大人说话算话!比金子还真!”
“我家那婆娘念叨半年的新布,这下有着落了!”
“哈哈,走!今儿下工,东市打二两燎原酒,咱哥几个好好喝一杯!也就在咱清河,听说外面都买不起买不到……”
唧唧喳喳的谈笑声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对这位年轻县令发自肺腑的感激。
有人指着远处已经显出雏形的新县衙地基,畅想着未来的好日子;
有人比划着新修好的宽阔街道,感慨着清河日新月异的变化。
周平安就那样含笑看着,听着。
阳光落在他清俊的侧脸上,眉眼舒展,笑容干净得如同初春融化的雪水,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纯粹和阳光。
哪里还有半分面对黑狼骑时的冷冽杀伐?
又哪里还有半分与豪商巨贾周旋时的深沉算计?
此刻的他,就像一个刚刚走出校园、满怀热忱的大学生,为自己亲手参与建设、亲手改变的家园变得更好,而由衷地感到快乐和满足。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周平安低声吟诵着应景的诗句,感受着这谷雨晓晴中,清河县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融融暖意。
待衙门前的喧嚣稍歇,周平安招呼墨离:“走,咱俩去文化广场看看。”
墨离依旧是一身素雅的便装,脸上覆着轻纱,只露出一双沉静的眸子。
她无声地点点头,跟在周平安身侧。
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位于县城中心,占地颇广。
地面用打磨过的青石板铺就,平整而光洁。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广场中央那些造型新颖、前所未见的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