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163章 蜀道难与心灯孤(续)

第163章 蜀道难与心灯孤(续)(2 / 2)

希望,仿佛被笼罩在蜀道上空的厚重阴云所遮蔽,变得渺茫而遥远。

夜晚,林薇躺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听着身边伤员压抑的呻吟和孩子睡梦中不安的呓语,久久无法入睡。身体的疲惫和饥饿感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腿伤也在阴冷的环境中隐隐作痛。但比肉体痛苦更甚的,是精神上的重压和对前路的茫然。

她拿出那枚凤凰胸针,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让她稍微清醒了一些。惊鸿,如果你在,你会怎么做?你一定会冷静地分析形势,找到最可行的办法,带领大家继续走下去,对吗?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沈惊鸿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眸。一股力量,仿佛透过这冰冷的金属,缓缓注入她几乎枯竭的心田。

不能放弃。绝不能。

她开始仔细回想老周和水生打听到的信息,分析着各种可能性和风险。步行太慢,消耗太大,伤员恐怕撑不住。小火轮虽然危险,但似乎是目前唯一相对快速的选择。关键在于,如何搞到船票,以及如何确保在船上的安全。

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在她心中酝酿。

第二天,她找到老周和水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周大哥,水生哥,我们不能一直困在这里坐吃山空。我打听过了,去重庆的小火轮码头在镇子东边。我想……我们去码头看看,也许能找到机会。”

“码头那边乱得很,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太危险了。”老周皱紧眉头。

“我知道危险。”林薇目光坚定,“但留在这里同样危险,而且我们的粮食撑不了几天。我们必须冒险试一试。水生哥对机器在行,可以去看看船的情况;周大哥你经验丰富,能分辨哪些人可信;我……我认得几个字,或许能帮忙看看告示,打听下消息。”

她的冷静和分析,让老周和水生无法反驳。最终,三人决定冒险去码头一探究竟。

码头的混乱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肮脏的河滩上挤满了等待上船的难民,哭喊声、叫骂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几艘看起来随时可能散架的小火轮冒着黑烟,停靠在简陋的栈桥边,船主和水手们趾高气扬,对价格高得离谱的“黑票”。空气中弥漫着河水的腥臭和绝望的气息。

林薇强迫自己压下心中的不适,仔细观察着。她看到有穿着稍体面些的人,似乎通过私下交涉登上了船;也看到有带着孩子的妇女,因为付不起船费而被粗暴地推开。她注意到码头角落贴着一张模糊的布告,似乎是什么机构的招工启事。

她挤过去,仔细辨认。那是一所迁至重庆的大学设立的“难民救助点”,正在招募临时文员,协助登记难民信息、发放少量救济物资。要求是“略通文墨,吃苦耐劳”。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林薇的脑海!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既能暂时解决部分人的食宿,又能接触到更多信息,甚至可能为前往重庆找到合法途径的机会!

她立刻将这个发现告诉了老周和水生。

“去做工?”老周有些犹豫,“那伤员和孩子们怎么办?”

“我们可以分头行动。”林薇快速思考着,“我和几个识字的姐妹可以去试试。如果能被录用,至少能有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还能打听到更确切的消息,甚至可能争取到一些救济名额。周大哥,你和水生哥,还有其他人,暂时留在这里照顾伤员和孩子。等我们站稳脚跟,再想办法接应你们。”

这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但也是目前看来唯一有点希望的选择。

老周看着林薇眼中那簇不肯熄灭的火焰,最终点了点头:“好!就按林姑娘说的办!我们去试试!”

希望,如同蜀道石缝中艰难生长的小草,在绝境中,再次萌发出一丝微弱的绿意。而林薇不知道的是,在她于这混乱码头苦苦寻找生机的同时,沈惊鸿也正沿着另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径,向着同一个方向,九死一生地跋涉而来。

两盏心灯,在无边的黑暗与迷雾中,依旧倔强地燃烧着,指引着他们穿越这世上最难的“蜀道”,向着彼此,也向着那个名为“重逢”的、渺茫而坚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