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影初遇
江南的暮春总带着黏腻的潮气。云歌蹲在竹林深处,用削尖的竹片挖掘着一株刚冒头的冬笋,竹篓里已经躺着三枚胖乎乎的笋子,竹篾的缝隙里还卡着片嫩绿的竹叶。他今日特意起了个大早,想赶在师父查验功课前多采些笋,回去给师娘熬笋干排骨汤——师娘的咳嗽犯了,郎中说用新笋炖排骨最是滋养。
忽然听见前方的竹林传来\"咔嚓\"一声脆响,像是有人踩断了枯枝。云歌警觉地握紧竹片,他师父是附近\"清风观\"的观主,教过他些基础的防身术,说这竹林深处常有采药人迷路,也偶有山匪出没。
拨开半人高的蕨类植物,只见个穿月白襦裙的少女正蹲在地上,手里捏着半截断裂的竹枝,竹枝上还缠着个小小的香囊,香囊绣着半朵莲花,针脚细密,一看便知是精心绣成的。少女的发髻有些散乱,一支玉簪斜插在发间,簪头的莲花坠子正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姑娘可是迷路了?\"云歌见她不像山匪,收起竹片问道。他注意到少女的裙角沾着泥渍,裙摆还撕开了道小口子,像是在林中摔过跤。
少女抬起头,露出张略显苍白的脸,眼睛却亮得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我......我追一只白蝶进来的,转头就找不到出路了。\"她站起身时踉跄了一下,扶住身旁的竹竿才站稳,\"多谢公子相问,不知这里离'莲心镇'还有多远?\"
云歌认得莲心镇,就在竹林外十里处:\"穿过这片竹林,沿溪水走半个时辰就到。不过这林子里岔路多,姑娘若是信得过我,我送你出去。\"他指了指自己的竹篓,\"我正好要出林。\"
少女点点头,将断裂的竹枝和香囊小心地收进袖中:\"小女子婉清,多谢公子。\"她注意到云歌脚边放着两根打磨光滑的竹剑,竹剑的截面被削成了莲花状,\"公子也喜欢练剑?\"
\"不过是师父教的强身健体的法子。\"云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拿起一根竹剑递给她,\"姑娘若是不介意,可拿这个当拐杖,林中湿滑。\"
婉清接过竹剑,指尖刚触到剑柄,忽然\"咦\"了一声。竹剑的内壁竟刻着极浅的纹路,纹路组成的图案,与她香囊上的半朵莲花正好能拼成一朵完整的。
二、莲纹暗合
两人沿着竹林间的小径前行,溪水潺潺的声音从左侧传来,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点。婉清握着竹剑的手微微用力,那些浅淡的纹路在光线下愈发清晰,她忽然停下脚步,指着纹路的转折处:\"公子看这里,这道曲线是不是很像莲茎的转折?\"
云歌凑近来看,他从小就跟着师父摆弄这些竹器,却从未留意过内壁的纹路:\"还真是。这竹子是后山老林砍的,那里的竹子芯里都有这种花纹,师父说叫'天生纹',砍回来不用雕饰就是好料子。\"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块温润的玉佩,玉佩上刻着半朵含苞的莲花,\"我这玉佩上的花纹,和你香囊上的是不是也很像?\"
婉清取出袖中的香囊,将半朵莲花与玉佩上的半朵对齐,果然严丝合缝,组成一朵盛开的莲。更奇妙的是,当两物相触时,玉佩和香囊都微微发烫,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像是新采的莲蕊。
\"这是......\"婉清惊讶地睁大眼睛,\"我这香囊是家传的,娘说里面装着颗'莲心子',是从太祖母那辈传下来的,能安神。\"她解开香囊的绳结,倒出颗米粒大的莹白颗粒,颗粒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云歌看着那颗莲心子,忽然觉得很眼熟。师父的丹房里也有一颗,说是多年前从一位云游僧人那里得来的,僧人说这是\"道心之种\",遇缘则发。他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锦囊,里面装着半块残破的竹简,竹简上的文字早已模糊,只在角落留着朵简单的莲花刻痕:\"师父说这是祖传的物件,上面的字谁也认不得,只说与'剑莲'有关。\"
婉清接过竹简,指尖拂过莲花刻痕,那朵刻痕竟像是活了过来,微微凸起。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祖母教她唱的歌谣:\"莲心一颗,道传千古,花开见佛,剑出无尘。\"那时只当是普通的童谣,此刻想来,竟与眼前的景象隐隐相合。
行至一处开阔的林间空地,云歌提议休息片刻。他从竹篓里拿出两个麦饼,递一个给婉清:\"是家师做的,加了莲蓉,姑娘尝尝。\"
婉清咬了一口,麦饼的清甜中带着淡淡的莲香。她望着空地中央那块巨大的青石,青石上布满了风雨侵蚀的痕迹,却在石面中央有块巴掌大的区域异常光滑,像是被人常年摩挲,光滑处的纹路与竹剑内壁、玉佩花纹同出一辙。
\"这块石头......\"婉清走到青石旁,伸手轻轻抚摸光滑处,一股温暖的感觉顺着指尖蔓延全身,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底苏醒。
云歌也走了过去,当他的手与婉清的手同时触到青石时,那块光滑的区域突然亮起淡淡的白光,白光中浮现出无数流动的光点,光点组成的图案,正是一朵完整的剑莲,剑莲周围环绕着晦涩的星图,与云歌竹简上的刻痕隐隐呼应。
三、剑心萌动
白光很快散去,青石恢复了原状,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错觉。婉清收回手,指尖还残留着温暖的触感,她望着云歌:\"你师父有没有说过,这'剑莲'究竟是什么?\"
\"师父只说那是一种很厉害的剑法。\"云歌挠挠头,捡起地上的竹剑比划着,\"他教我的第一式叫'莲生',要像这样......\"他手腕一转,竹剑在身前划出个圆润的弧,弧光掠过地面的落叶,竟卷起几片停在剑尖,不坠不落。
婉清眼睛一亮,接过另一根竹剑:\"我曾在一本古书上见过类似的图谱,叫'流霜式'。\"她学着云歌的样子转腕,竹剑划出的弧光虽不如他稳,却带着一种灵动的美感,剑尖的落叶竟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旋转起来。
两人一来一往地比划着,起初只是笨拙地模仿,渐渐地,云歌发现婉清的招式虽生涩,却总能在他变招的瞬间做出奇妙的呼应,仿佛两人练的本就是一套剑法。当他使出\"莲开\"式时,婉清的\"流霜\"式恰好能补全他招式的破绽;而当她的\"旋叶\"式略显滞涩时,他的\"并蒂\"式总能巧妙地引导她的剑势。
\"这太奇妙了。\"婉清收剑而立,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像......就像我们以前一起练过一样。\"
云歌也觉得不可思议,他从未和人如此默契过。他望着婉清被风吹起的发丝,阳光落在她的发梢,泛着淡淡的金光,心里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像是竹篓里那些悄悄拔尖的笋子,破土而出。
溪水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婉清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三只羽毛翠绿的鸟儿落在枝头,鸟喙里衔着带着露珠的莲瓣。她忽然想起祖母歌谣的后半段:\"星河流转,莲心不改,千载一会,剑定尘埃。\"
\"你听。\"婉清指着鸟儿,\"它们的叫声,是不是很像某种节奏?\"
云歌侧耳细听,鸟儿的鸣叫确实带着奇特的韵律,三短一长,与他师父敲木鱼的节奏隐隐相合。他拿起竹剑,随着鸟鸣的节奏挥舞起来,这次的\"莲生\"式比刚才流畅了许多,竹剑划过空气,竟带起轻微的呼啸,像是有风吹过莲塘。
婉清也跟着舞动起来,她的动作越来越舒展,那些从书上看来的零散招式,在这一刻仿佛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与云歌的剑势形成奇妙的共鸣。阳光透过竹叶照在两人身上,竹剑的影子在地上交织,竟真的像两朵绽放的莲花。
舞到酣处,云歌的竹剑不慎脱手,婉清眼疾手快地用自己的竹剑一挑,将他的剑稳稳接住,两柄竹剑在空中交叉成十字,剑身上的莲纹在光线下同时亮起,发出淡淡的嗡鸣。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与默契。婉清脸颊微红,连忙收回剑:\"是公子的剑没握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