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碧霄剑魂 > 第181章 次元裂隙]

第181章 次元裂隙](2 / 2)

苏婉清的声音带着笑意:“说它是奥秘,其实也简单。就像这莲池的水,能映出月亮,能滋养鱼虾,能灌溉良田,不是因为水有多特别,是因为它能包容万物,与万物相通。”

光球缓缓飘向阿竹,他下意识地伸出手,光球触碰到指尖的刹那,突然炸开,化作无数光点融入他的体内。

三、未来之诺

光点融入体内的瞬间,阿竹仿佛坠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

他看到李云歌与苏婉清在断云崖封印幽冥邪皇,两人背靠背站着,圣剑与莲柄剑交叉成十字,金光与绿光交织,撕裂黑暗的刹那,空间确实裂开了一道细缝,一缕黑气窜入缝隙,却也有一缕剑的灵光随之而去。

他看到两人云游天下,在漠北教牧民辨识草药,在江南帮农户修水车,在西域调解部落纷争。每到一处,他们的剑都很少出鞘,更多时候是在倾听,在理解,在寻找不同人群心中的“善”。

“看到了吗?”李云歌的声音在意识中响起,“所谓‘心通万界’,不是能穿梭时空,而是能走进不同人的心里。牧民的坚韧,农夫的淳朴,西域人的豪爽,都是‘侠心’的不同模样,没有高低,只有不同。”

画面一转,阿竹看到了自己——三年前在聚剑斋捧着仿剑的样子,在铸剑铺帮师父拉风箱的样子,在莲池边练剑时笨拙的样子,甚至看到了未来的景象:他穿着青衫,背着药篓,在塞外的草原上,笑着教牧民如何用内力催发牧草生长。

“未来的路,不会比我们当年好走。”苏婉清的声音带着温柔的鼓励,“会有误解,会有挫折,会有人说圣道是虚言。但你要记住,就像这莲池,哪怕冬天结了冰,春天也一定会再开花。”

光点在体内流转,阿竹忽然明白了“心通万界”的真谛。它不是一种武功,而是一种境界——放下偏见,拥抱不同,相信即使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人心深处对“好”的向往,对“善”的渴望,都是相通的。就像龙吟剑与莲柄剑,一刚一柔,却能完美契合,因为它们的“心”是一样的。

“这是我们能留给你的最后礼物。”两柄剑影渐渐变得透明,光芒却愈发温润,“裂隙即将闭合,圣道的火种,就交给你了。”

阿竹对着剑影深深鞠躬,千言万语堵在喉头,最终只化作一句:“弟子定不负所托。”

龙吟剑影与莲柄剑影在空中交击,发出最后一声清越的剑鸣,随后同时化作点点星光,融入阿竹体内。那道七彩裂隙缓缓闭合,莲池的水莲轰然落下,溅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晶莹剔透,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只有阿竹体内流转的暖意,和脑海中清晰无比的感悟,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四、心通万界

莲池恢复了平静,月光依旧温柔,蛙鸣重新响起,仿佛刚才的天地异象只是一场幻梦。

阿竹缓缓睁开眼,发现自己仍站在青石上,长老正担忧地看着他。他下意识地摸了摸眉心,印记已经消失,但那里却留下了一种奇异的通透感,仿佛能更清晰地听到周围的声音——荷叶上露珠滚落的轻响,远处演武场弟子们均匀的呼吸声,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山下望仙镇百姓梦中的安稳。

“感觉如何?”长老扶着他的手臂,发现少年的气息虽然微弱,却比之前更加沉稳,眼神也变得清亮,像被清泉洗过一般。

阿竹笑了,那笑容干净而坚定:“我明白了。”

他没有解释明白什么,只是走到莲池边,伸出手。池中刚闭合的水莲,竟在他指尖触碰的刹那,重新缓缓绽放,花瓣上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光,与刚才裂隙中的光芒一模一样。

长老眼中闪过震惊,随即化为释然的笑意:“看来,前辈们把最重要的东西,传给你了。”

阿竹低头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忽然明白为何龙吟剑与莲柄剑会选择他。不是因为他资质多好,武功多高,而是因为他来自市井,见过最平凡的喜怒哀乐,懂得“侠心”不在云端,而在柴米油盐里。

“长老,”阿竹转身,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明日我想请命,去塞外的莲心堂帮忙。听说那里的牧民与中原商队起了冲突,我想去听听他们各自的想法。”

长老抚着胡须,笑着点头:“去吧。记得带上《剑莲真意》,但更要带上你的耳朵和心。”

夜风拂过,莲池的荷花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少年送行。阿竹握紧手中的铁剑——那是长老刚刚给他的,一柄真正的剑莲宗弟子用剑,玄铁剑鞘,云纹简朴,却比任何华丽的兵器都让他安心。

他知道,“心通万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的江湖,或许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波折,但只要有人愿意像李云歌与苏婉清那样,用真心去理解,用善意去连接,这江湖就永远是“永恒江湖”,这太平就永远值得期待。

月光下,少年的身影渐渐远去,青衫在风中微微飘动,像极了百年前那道走向远方的青衫,也像极了无数个在不同时空里,选择“侠心”的身影。

次元的裂隙已经闭合,但人心的通道,才刚刚打开。这或许就是剑莲圣道最深的奥秘——所谓永恒,不过是一代又一代人,用“心”将善意传递下去的过程。而这过程本身,就是最鲜活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