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德拉姆院长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确实如此。化繁为简,直击核心。这或许正是‘因材施教’希望达到的理想效果——不是强行扭曲他的思维去适应框架,而是引导他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框架内的知识。”
石磐也微微颔首,言简意赅地评价:“心至,理通。”
坎普被莉维娅教授突如其来的激动和夸奖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脸颊微微泛红,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被理解的光亮。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把想到的东西说出来,竟然会引起老师这么大的反应。
莉维娅教授平复了一下心情,重新坐回座位,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温和笑容:“坎普同学,你的答辩……虽然不符合常规范式,但见解独到,理解深刻,完全达到了考核要求,甚至超出了预期! 成绩,优秀!”
“哇!”托尔第一个欢呼起来,比自己得了优秀还高兴,“太棒了!坎普!俺就知道你行!”
坎普看着莉维娅教授肯定的目光,听着伙伴的欢呼,心中那块关于理论课的、最坚硬的冰坨,仿佛在这一刻,彻底融化了。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那些曾经让他无比痛苦的抽象知识,原来也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去靠近、去理解,甚至去“征服”。
这场别开生面的答辩,以其出人意料的方式,成为了坎普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仅是通过了一次考试,更是对他独特思维方式的正式认可。猎人的智慧,终于在知识的殿堂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闪光方式。
(莉维娅教授当晚在书房写下的教学笔记)
重大突破!直觉类比教学法的成功案例!
对象: 坎普(巨魔,猎手背景)
课题: 高阶能量控制概念——动态平衡
过程:
- 摒弃术语灌输,引导其自主构建认知模型。
- 其自发将“受限空间熵增”类比为“狭窄山谷中受惊的兽群”!
- 将“秩序符文约束”类比为“猎人设下的可控围栏”!
- 将“动态平衡”理解为“通过经验与手感控制兽群稳定”!效果:
- 理解深度远超预期! 精准把握了平衡的“动态”、“控制”、“反馈”核心要素!
- 证明其拥有极强的具象化思维与本质洞察力!
- 启示: 对特殊思维模式学生,应鼓励其建立“个人认知模型”,而非强行套用标准范式。后续: 将此案例纳入教学研究,探索“狩猎隐喻”在能量控制教学中的普适性应用。另,需与石磐探讨,如何将其“手感”经验转化为可感知的能量操控训练。
(笔记旁边,莉维娅教授难得地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猎手站在山谷口,巧妙地驱赶着一群小猪,使其保持有序的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