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皮德总结道,“摆在北境团队面前的,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决策困境。要么,在成功率不足一半的情况下冒险一搏,争取阻止灾难;要么,相对保守地维持现状,但大概率眼睁睁看着局势滑向不可控的深渊。”
诺拉猛地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子上,眼睛里有火焰在燃烧:“那当然要搏啊!百分之四十五的机会!比什么都不做强多了!皮克斯叔叔和格鲁克叔叔肯定行的!”她的冒险基因在此刻完全觉醒。
托尔也被感染了,挥舞着拳头:“对!用那个什么共振器!把那些乱跑的能量都理顺!就像石磐叔叔教我的,对付乱窜的对手,就要用更强大的力量把它按住!”
小石头沉吟道:“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然此‘死地’风险过大,需有万全之后手。不知石磐前辈与凯兰城主,可做好了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艾莉丝则陷入了深深的矛盾,理智上她明白皮德逻辑的正确性,但情感上无法接受这种近乎赌博的决定:“可是……百分之五的全面失控风险……这个代价太大了!难道没有更稳妥的、符合规定的方案了吗?”
皮德看着争论的孩子们,平静地抛出了最后一个变量:“最新消息,凯兰城主已批准该方案。石磐老师将作为最终保险,在干预启动时,于遗迹外围展开‘不动磐石领域’,最大限度隔绝可能的能量溢出。决策已定,干预行动将于约24小时后,北境时间的黎明时分进行。”
消息落定,行动已箭在弦上。孩子们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有对英雄行动的崇拜,有对未知风险的恐惧,更有一种强烈的、想要亲临现场见证一切的渴望。他们不再仅仅是课堂上的听众,他们的心已经飞到了北境,与那风雪中的身影联系在一起。
皮德最后说道:“这节课的目的,不是让你们评判决策的对错,而是理解极端环境下决策的逻辑。很多时候,最优解并不存在,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甚至是不理想的选择中,挑选一个期望值相对最高的路径。这,就是现实世界的逻辑。”
下课铃响起,但孩子们久久没有离去。他们围在一起,诺拉目光灼灼地扫过每一个伙伴:“我们不能只是在这里等着!一定有什么是我们能做的!”
她的目光,投向了学院深处,那个被石磐结界暂时封印的、皮克斯和格鲁克原本想开设分店的地方——废弃观测塔。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计划,开始在她心中萌芽。也许,那里有能让他们“接近”北境的方法?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支持?
远方的危机,如同一个强大的引力源,正将年轻的心,牢牢吸引过去。
(第十章 完)
皮德老师的逻辑冷笑话(于课程记录后):
“当成功的概率低于抛硬币,而失败的成本高于一座城邦时,决策便从数学问题升华为哲学乃至信仰问题。凯兰城主批准方案的行为,在逻辑上可称为‘基于不完全信息的豪赌’,但在情感上,我们通常称之为‘勇气’或‘绝望’。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此刻的激动,恰恰证明了人类(及类人)决策系统对‘英雄叙事’的偏好,往往凌驾于对‘概率期望值’的理性计算之上。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史诗中总是充满冒险,而会计室里总是充满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