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清雪性子清冷,道心坚定,对此更多的是欣慰与观察,从中汲取对自己剑道有益的养分。而性格更为直率热烈的敖莹,在为林帆和瞳潼高兴的同时,内心深处也不可避免地升起了一股紧迫感。
道途之上,道侣与同伴的飞速进步,既是动力,也是无形的压力。她不愿,也不能被落下太远。
这一日,敖莹终于按捺不住,来到林帆闭关的静室外,罕见地露出了些许扭捏与坚定交织的神色。
“夫君……我……我也想变得更强。”她紫金龙眸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我知道龙族修炼体系与人族不同,不敢奢求夫君传授突破之法,只求夫君能以你的眼光,为我指明方向。”
看着眼前这位平日里明媚张扬的龙族公主,此刻却流露出如此认真的求道之心,林帆心中微动,既有怜爱,也有赞赏。他深知敖莹天赋不凡,只是龙族力量体系庞大浩瀚,有时反而会让人迷失在纯粹的力量积累中,忽略了与天地法则更深层次的共鸣。
“好。”林帆没有多言,只是温和地点了点头。他示意敖莹放松站定,随即悄然运转了先天之眼。
眸底金纹流转,他的视线穿透了敖莹周身那炽热磅礴的龙元,直窥其力量本源。在他的视野中,敖莹的龙元如同一条奔腾咆哮的赤金长河,蕴含着至阳至刚的恐怖力量。但这股力量,似乎过于“凝聚”和“霸道”,少了些天地法则自然流转的圆融之意。
他仔细观察,发现那赤金龙河的深处,隐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则意韵在交织、碰撞。一种是“水”的浩瀚、滋养、连绵不绝;另一种则是“火”的暴烈、升腾、焚尽万物。龙族本就司掌行云布雨,控水乃是天性;而敖莹这一脉,似乎又偏向火属,故而其龙元呈现出这种奇特的水火相济之象。只是目前,这两种法则的共鸣尚处于一种本能而粗糙的状态,未能真正融会贯通,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林帆收回目光,沉吟片刻,对敖莹说道:“莹儿,你的力量根基雄厚,无需置疑。但欲要更进一步,或可尝试深入感悟你龙元中本就蕴含的两种天地之力——水之浩瀚,与火之暴烈。”
他并非指导具体功法,而是引导她去“感受”。
“水之浩瀚?”敖莹有些疑惑,“我龙族虽能控水,但我这一脉更擅火法……”
“非是简单的控水或御火。”林帆摇头,“而是去体会‘水’那种包容万物、润泽苍生、看似至柔却无孔不入、无坚不摧的‘势’;去感悟‘火’那种焚尽污秽、带来光明与新生、于毁灭中孕育创造的‘意’。你的龙元兼具二者特性,若能深入理解,使之不再仅仅是力量的表现形式,而是与你神魂共鸣的法则本源,其对力量的掌控与运用,必将踏入新的天地。”
为了让敖莹有更直观的感受,林帆之后时常与她进行切磋。他并不以强大的虚界或剑域碾压,而是将修为压制在与敖莹相仿的层次,主要以太极之道引导、拆解她的攻击。
在一次次的对战中,林帆会以柔克刚,化解她狂暴的龙炎,让她体会“水”的绵长与渗透;也会以至阳之力与她硬撼,让她在碰撞中感受“火”的纯粹与爆裂的本质。他更会引导她去观察青云峰的云海变幻(水汽)、地火脉络(火源),去聆听瀑布的轰鸣(水势),去感受朝阳的炽热(火意)。
敖莹本是聪慧之人,在林帆这般高屋建瓴的引导下,渐渐有所明悟。她不再一味地追求龙炎的破坏力,开始尝试在攻击中融入一丝“水”的连绵与渗透,使得龙炎不再仅仅是爆裂的火球,而是如同附骨之疽般难以扑灭的流火;她也在防御时,引动“水”的柔韧,使龙元护罩更具弹性,不易被蛮力击破。
她对自身龙元的掌控,变得越发精微。原本有些躁动霸道的龙元,在融入了对“水”“火”法则更深的理解后,渐渐多了一份收放自如的圆融,虽然总量未曾暴涨,却变得更加凝练、纯粹,威力反而更胜从前。
她的实战能力,在这种感悟与磨练中,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虽然距离突破炼虚尚有距离,但她的道基无疑被打磨得更加雄厚坚实,前路也更加清晰。
受此氛围影响,青云峰上的切磋交流渐渐成为常态。洛清雪虽清冷少言,但也时常参与其中。她的冰系剑道,在与林帆的太极、瞳潼的空间、敖莹的水火碰撞中,亦汲取了诸多灵感。极寒之中,并非只有死寂,亦能孕育生机(如水之固态),亦能冻结时空(暗合空间之静),她的剑意在与不同属性力量的交锋中,被磨砺得愈发凝练、纯粹,带着一股冻结灵魂、破灭万法的极致锋芒。
青云峰顶,四人身影交错,剑气、龙吟、空间涟漪、太极道韵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修行画卷。他们彼此印证,相互促进,在道途上结伴同行。
山峰之上,风云际会;山峰之内,道蕴流转。青元剑宗的这座青云峰,因其主人的不凡与同伴们的共同努力,正悄然成为一片孕育着无限可能的修道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