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言辞,只是简单的回应与自我介绍,却完成了一次无形的、基于阵道实力的初次正式交集。
洛清雪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他的回应。她没有再说什么客套话,似乎这本就是一次纯粹基于学术(阵道)的短暂交流。她重新将目光投向手中那枚古老的玉简,周身那生人勿近的冰寒气场,似乎因这次短暂而直接的对话,悄然减弱了微不可察的一丝。她不再理会林帆,开始全神贯注地按照方才那“弦直贯之”的新思路,继续推演这幅上古剑阵残篇的后续部分,神情专注,仿佛外界一切均已与她无关。
林帆见状,也并未再多言打扰。他深知此类沉浸于推演的状态何其珍贵。他再次对着那重新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清冷背影,微一颔首,随即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去,如同他来时一般,没有引起任何多余的动静。
这次意外的、短暂的交流,前后不过寥寥数语,却如同一颗投入万年冰湖的小石子,虽然未能激起汹涌波涛,却在两人平静的心湖中,各自泛起了些许微澜。
对林帆而言,这位传闻中高不可攀、清冷孤绝的宗主亲传,似乎并非全然不近人情。她在面对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时,所表现出的专注与坦诚,以及对“道”的纯粹态度,让他对其印象有所改观。至少,这是一个可以基于“道理”进行交流的对象,而非仅仅是一个需要敬畏的符号。
而对洛清雪而言,林帆的形象,则从一个“剑阵独特、肉身强横、值得观察的外门魁首”,初步转变为一个“阵道造诣深厚、眼光毒辣、或许隐藏着更多秘密的同门”。他那平静无波的眼神,精准无比的判断,以及不卑不亢的态度,都让她无法再将其视为一个普通的、运气好些的新晋弟子。“林帆”这个名字,连同他在阵道上展现出的那一抹惊鸿一瞥的亮光,已然在她心中留下了比之前更深一层的印记。
就在林帆身影消失在楼梯口,洛清雪完全沉浸于推演之后不久。
藏经阁三楼,另一排更为偏僻、堆满了待整理古籍的书架阴影深处,一名穿着普通杂役弟子服饰、正低头小心翼翼擦拭着一卷兽皮古卷的青年,缓缓抬起了头。他看似普通,眼神却异常锐利,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洛清雪所在的方向,又望了望林帆离开的楼梯口。
他手中擦拭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与凝重。方才那短暂的一幕,虽听不清具体交谈内容,但洛清雪主动叫住林帆,两人有所交流,并且洛清雪似乎还因对方的话语而有所触动的情景,却被他尽收眼底。
这绝非寻常!洛清雪师姐何等身份?何等性子?何时会与一名新晋内门男弟子在藏经阁单独交谈?
这名杂役弟子不敢怠慢,他迅速将手中兽皮卷归位,动作轻巧如同狸猫,悄无声息地退向藏书架更深的阴影处,随即沿着一条工作人员专用的狭窄通道,快速离去。
他需要立刻将这条消息传递出去——“目标林帆,于藏经阁三楼古籍区,与洛清雪师姐有所接触,双方有简短交流,情形异常,洛师姐似对其有所关注。”
这条消息,如同一条隐于暗处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游向它主人的方向,为本就暗流涌动的内门,又增添了一分难以预测的变数。而这一切,沉浸于书海与推演中的林帆与洛清雪,尚且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