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宿命归途2 > 第110章 归乡与归程

第110章 归乡与归程(1 / 2)

火车开了十四个小时,抵达西安时,正是清晨。他拖着行李箱走出车站,熟悉的秦腔从街边的早餐摊飘过来,肉夹馍的香味钻进鼻腔,眼眶忽然就热了。

打车到家楼下,他刚按下门铃,门就 “哗啦” 一声开了。母亲几乎是扑过来的,双手攥着他的胳膊,上下打量个不停,眼眶一红,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的娃,怎么瘦成这样了?是不是在外头没好好吃饭?是不是工作不顺心?”

父亲站在后面,手里还握着没放下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心疼,嘴上却只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着,他转身往厨房走,脚步都比平时快了些:“让你妈给你擀手擀面,再卧两个荷包蛋,你小时候最馋这个,每次都能吃两大碗。”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把他的口味记得分毫不差。今天是油泼面配腊牛肉,红油浇在面上,滋滋作响,撒上一把葱花,香得人直咽口水;明天是葫芦鸡搭臊子面,鸡肉外酥里嫩,臊子面的汤汁熬得浓稠,酸香开胃;连早餐都要早起蒸一笼甑糕,红枣和糯米裹在一起,甜得恰到好处。

父亲总拉着他坐在阳台喝茶,泡的是他喜欢的陕青茶,味道醇厚。两人坐在藤椅上,父亲说些小区里的新鲜事 —— 谁家的孙子考上了大学,谁家的花养得最好;要么就讲自己晨练时跟老伙计下棋的趣事,说自己昨天 “险胜一局”,今天 “大意失荆州”。半句不提要工作的事,只在他偶尔盯着窗外发呆时,轻轻拍他的手背:“回家了就歇透,工作的事先扔在一边。天塌不下来,有爸妈在呢。”

这天傍晚,母亲端上刚出锅的酸汤水饺,热气氤氲里,她忽然没头没尾地问:“你跟林琼那姑娘,现在咋样了?以前她来家里,还帮我择菜呢,多好的姑娘。”

张博涛捏着筷子的手顿了顿,饺子在碗里晃了晃,他轻声说:“分了,她去国外发展了。”

母亲的动作慢了下来,手里的勺子停在碗边,叹口气:“多好的姑娘啊,又知热知冷,对你也上心,可惜了……”

父亲放下碗,用纸巾擦了擦嘴,语气倒敞亮:“分了就分了,好姑娘多的是,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日子还长,总能遇到合适的。”

母亲跟着接话,眼里带着期盼:“要不你别回北京了,就在西安找份工作。我前阵子跟你王阿姨打听,她邻居家有个姑娘,在医院当护士,人踏实,脾气也好。我带你见见?你也不小了,该成家了,有个家,心里也稳当。”

张博涛夹起一个饺子塞进嘴里,酸汤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他含糊道:“先不急,我再歇段时间,想想以后的事儿。”

其实他心里也动了念头 —— 留在西安,能天天吃母亲做的饭,能陪父亲下棋喝茶,离家近,不用挤地铁,不用应付没完没了的加班,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错。

后来几天,他约了几个老同学吃饭。包厢里,油泼辣子的香味飘满屋子,大家围坐在圆桌旁,手里的酒杯碰得叮当响。有人聊银行里按部就班的考核,说 “每月完成 KpI,年底拿点奖金,安稳”;有人说国企里一眼望到头的日子,“虽然没什么冲劲,但能顾上家”。桌上的人大多都成了家,孩子要么上了幼儿园,要么刚上小学,手机里存着孩子的照片,聊起时眼里满是笑意。

张博涛看着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忽然觉得,这样的 “稳定” 也挺好。不用追逐遥不可及的 “总经理” 职位,不用为了业绩焦虑到失眠,守着家人,过踏实的小日子,也是一种幸福。

这天下午,他陪母亲在超市挑苹果。母亲拿着苹果在手里掂量,仔细看有没有虫眼,嘴里念叨着 “你爸就爱吃这种面苹果”。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 “茉莉” 两个字跳出来 —— 茉莉是林琼的闺蜜,性格爽朗,跟他也熟。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茉莉熟悉的大嗓门,带着急慌慌的语气:“张博涛!你在哪呢?说话方便吗?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