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孤注(1 / 2)

答应了江予哲,便是踏上了一条遍布荆棘的险路。

沐兮回到霞飞路公寓那间寂静的客厅,窗外城市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玻璃隔绝,只剩下她自己清晰可闻的心跳声。

药品,前线,人命……这些词汇像沉重的磐石压在她心头。

她并非毫无触动,那些素未谋面的战士的挣扎与死亡,透过江予哲焦急的眼神变得具体而沉重。

但更清晰的是冰冷的现实:她再次被推到了悬崖边,必须动用那些父亲临终前再三告诫、非万不得已绝不能触碰的“暗桩”。

沐家百年积累,明面上的产业早已随着那场大火化为灰烬,但真正致命的、足以在绝境中翻盘或招致杀身之祸的,是那些埋藏在阴影里的脉络。

并非金银,而是几条父亲早年布下、连沐家鼎盛时都极少动用、近乎断绝联系的隐秘渠道。

这些渠道埋得极深,涉及三教九流,甚至远通海外,是沐父为了应对极端不测而预留的后路,如今,成了沐兮手中唯一可能撬动死局的杠杆。

她屏退旁人,只留下如同影子般的何景。

从父亲书房暗格最深处,取出一本看似普通的《古文观止》。

指尖划过书脊内侧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凸起,轻轻一按,书页内侧竟弹出一个薄如蝉翼的夹层,里面是几页密密麻麻用特殊药水写就的名字、地址和晦涩的暗语。

她的目光在其中一行停留许久——“十六铺,乔三,‘河豚鱼’。(注:旧上海对走私者的暗称)危时可用,然人情已薄,慎之再慎。”后面跟着一个极其复杂的、需要特定方式解读的联络信号。

“乔三爷……”

沐兮轻声念出这个名字,脑中浮现起父亲偶尔提及的零星碎片:一个曾在漕运上叱咤风云、后来因欠下沐家大恩而金盆洗手的老江湖,脾气古怪,但极重诺言。

父亲于他有救命之恩,他曾发誓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但时过境迁,这份人情还剩下几分?

“小姐,此人……可靠吗?”

何景眉头紧锁,声音里充满担忧。

他深知动用这些暗线的风险,每一次联系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不仅可能暴露自己,更可能将那些早已隐匿的旧人拖入万劫不复。

“我们没有选择,何景。”

沐兮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可靠与否,一试便知。这是目前最快、最可能弄到药的路子。”

她不能动用周复明、沈知意甚至张彦钧的任何关系网,那无异于自投罗网,将把柄亲手送上。

她只能依靠何景,依靠沐家最后一点残存的、几乎被遗忘的忠仆网络,进行着极其冒险的单线联系。

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曲折。

何景如同真正的幽灵,按照沐兮破译出的复杂指令,在上海滩错综复杂的街巷和码头区穿梭。

信号需要留在特定的墙角、通过特定的乞丐传递口信、甚至观察码头船只悬挂旗帜的变化来确认对方是否愿意见面。

每一次等待都漫长得令人窒息。

沐兮守在公寓里,表面平静,内心却如同绷紧的弓弦。

她担心何景的安危,担心信号被截获,更担心那位素未谋面的乔三爷早已变了心肠,甚至布下陷阱。

直到第三天深夜,何景才带着一身露水和疲惫归来,声音沙哑:“联系上了。乔三爷同意见面,但只肯在‘他的地盘’,而且……只准小姐您一个人去。”

“一个人?”沐兮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