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 > 第235章 粉笔灰的寓意

第235章 粉笔灰的寓意(2 / 2)

大舅在工地上扛起的水泥包,那扬起的、呛人的灰尘;舅妈在缝纫机前熬夜时,空气中漂浮的细碎线头和自己眼底因疲惫产生的酸涩;全家人吞咽下的那些粗糙拉嗓子的窝头;深夜里压抑的咳嗽声;还有那如同粉笔灰般灰暗、压抑、仿佛随时会被命运的“板擦”轻易抹去的未来……这一切,不都像这细小、琐碎、令人不适的“粉笔灰”吗?

它们微小,无处不在,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也最沉重的底色。它们让人窒息,让人想要逃离。

但是!

晓光的目光,从空中飞舞的灰屑,移向了黑板上。那里,粉笔灰凝聚成了工整的汉字,清晰的公式,优美的图画。张老师正在用这些由粉笔灰构成的痕迹,传授着知识,启迪着心灵。

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一次次不甘的挣扎,一次次在绝望中燃起的希望,不就是那书写的过程吗?

大舅咬着牙在工地流汗,在深夜挑灯看书,是为了在家庭这片“黑板”上,写下“担当”与“责任”;舅妈不顾疲惫地缝纫、摆摊,是在书写“坚韧”与“守护”;她自己拼命地学习,努力地吃饭,安抚三舅,给二舅写信画画,是在书写“成长”与“期盼”;就连狱中的二舅,努力控制脾气,遵守纪律,不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艰难地书写着“悔悟”与“新生”吗?

这些奋斗本身,或许就像粉笔书写时那“嗒嗒”的声响,单调,重复,甚至伴随着自身的磨损与消耗。它们混杂在漫天飞舞的“苦难灰屑”之中,看似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这每一次的书写,每一次的奋斗,无论多么微小,都在他们人生的“黑板”上,留下了无法被彻底擦去的痕迹!

二舅床头那幅永不褪色的“舅舅超人”画;她书包里那张沉甸甸的“三好学生”奖状;大舅眼底那愈发坚定的目光;舅妈手中那逐渐扩大的手工品生意;还有全家人在这场巨大风暴中,非但没有被吹散,反而愈发紧密相连的心……这些,不就是他们用奋斗“书写”出的、最真实、最宝贵的成长印记吗?

粉笔灰终会被擦去,但知识留了下来;生活的艰辛终会成为过去,但奋斗过程中锤炼出的坚韧、勇气、爱与担当,会融入血脉,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再也无法磨灭!

晓光忽然觉得胸口那股时常萦绕的、沉甸甸的东西,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清泉,虽然重量依旧,却不再那么令人窒息。她重新将目光投向黑板,看向张老师,眼神变得无比清澈和坚定。

原来,张老师早就告诉过她答案。生活的本质,或许就是这样——在无数看似无意义的、灰扑扑的“粉笔灰”般的艰辛中,用每一次不肯放弃的奋斗作为笔,坚持不懈地书写,最终,留下独属于自己生命的、无法复制的成长印记。这印记,或许不辉煌,不耀眼,但足够真实,足够有力,足以支撑他们,走过任何寒冬。

她微微挺直了背脊,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开始认真记录黑板上的内容。阳光中,粉笔灰依旧在轻盈飞舞,而晓光的心,却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在这一刻,焕发出了坚定而明亮的光彩。她明白了,无论还有多少“粉笔灰”扑面而来,她都要,也都会,继续用力地“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