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青瓦巷里的向阳花 > 第116章 卫民的“展览”

第116章 卫民的“展览”(1 / 2)

消息是张玉芬老师带来的,在她那次透露可能调动之后、最终决定尚未做出的一个下午。她再次踏进青瓦巷过渡房时,眉宇间虽然仍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犹豫,但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强打精神的明亮。

她没有多寒暄,目光直接落在墙角正对着画册发呆的苏卫民身上,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鼓励性的轻快:“卫民,快收拾一下!带上你画得最好的那几张——画光光的,画太阳的,还有画咱们巷子的!街道文化站那边有个小角落,能给咱们腾出来挂几天!”

苏建国正伏在矮桌前演算,闻言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愕和难以置信。“张老师,这…这能行吗?卫民他画的…” 他下意识地觉得那些歪歪扭扭、不合比例的画,登不上“文化站”那种听起来就“正式”的地方。

“怎么不行?” 张玉芬镜片后的目光笃定地看向苏建国,语气不容置疑,“秦干事看了都说好,有生命力!挂出去让街坊邻居们都看看,咱们青瓦巷也出‘画家’!” 她的话里带着一丝夸张的鼓舞,更多的是想给这个沉闷的家和沉默的“画家”一点实实在在的激励。

苏卫民茫然地抬起头,红肿的眼睛看看张老师,又看看大哥,似乎没完全理解“文化站”和“挂出去”是什么意思。但“画”这个字触动了他。他笨拙地放下画册,开始在他那堆宝贝画纸里翻找,嘴里发出无意识的“嗬嗬”声,似乎本能地知道这是件重要的事。

最终,选了三张。一张是晓光抱着布娃娃、上方有巨大笑脸太阳的蜡笔画,色彩大胆温暖;一张是无数道金色光芒穿透云层的太阳素描,线条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还有一张是用铅笔勾勒的青瓦巷巷口,房屋歪斜,线条粗犷,却莫名抓住了那种沧桑和烟火气。

张玉芬小心翼翼地将三幅画用干净的报纸衬好,卷起来。苏建国放下手里的笔,搓了搓布满裂口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着一起去。他叫上了正蹲在门口检查三轮车的苏卫东。苏卫东赤红的双瞳里闪过一丝不耐烦,但瞥了一眼大哥那带着罕见紧张和期盼的神情,又看了看抱着画卷、一脸茫然的卫民,最终只是冷哼了一声,默默站起身,跟在了后面。晓光也被李春燕抱了起来,裹得严严实实,一起去看热闹。

街道文化站其实就是一间稍大点的屋子,靠墙放着几个书架,摆着些旧报纸和宣传册。此刻,在一面空着的墙壁上,临时拉了一根细绳。张玉芬和文化站的管理员打了个招呼,便亲自将卫民那三幅画,用小巧的夹子,仔细地、端正地夹在了细绳上。

三幅风格迥异却都带着强烈个人印记的画作,就这样突兀又和谐地并排出现在了这间充满油墨味的屋子里。

起初,并没有人注意。只有几个来翻报纸的老头好奇地瞟了几眼,嘟囔一句“这画的啥?歪歪扭扭的”。

但渐渐地,随着下班放学的人流多起来,开始有人驻足。

“诶?这太阳画得…咋说呢…挺带劲!” 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人摸着下巴评论道。

“这小闺女画得灵啊!瞧这眼睛,亮晶晶的!” 一个抱着孩子的大婶指着晓光的画像。

“这是咱们巷子口吧?嘿,你别说,这破破烂烂的劲儿还真有点像!” 另一个街坊认了出来。

“谁画的啊?没见过这种画法。”

“听说是老苏家那个…老三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