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呼吸瞬间急促,双眼死死盯着袁澈,脑海中反复回响着之前的那句话。
“先生曾言,至孝之女为救其母,发大宏愿,可令一狱暂空。”
李世民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她一人之孝,尚有如此伟力。那朕呢?”
“朕乃人皇,手握一国之权柄,坐拥天下之财富!”
“朕能做什么?朕该做什么?”
他猛地站起身,在小小的卦摊前来回踱步,帝王的雄心与气魄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祭祀?对!朕要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祭祀!”
“以朕的名义,以大唐国运为凭,告慰那百万亡魂!”
“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告诉他们,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
“朕要用这人间至高的权柄,为他们铺就一条超脱之路!”
李世民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光亮,他豁然转身,对着袁澈深深一揖。
“请先生教我!此等天大功德,该如何行之?”
袁澈看着眼前这位被彻底点燃的帝王,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孺子可教。
他这才缓缓开口,为这场由人皇亲自构想的宏愿,赐予其名。
“此会,可名为‘水陆普度大斋会’。”
李世民喃喃自语:“水陆大会……”
袁澈的声音变得幽远,补上了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此会,不为道,不为祈福,不为颂圣。”
“只为一事——祭奠所有为大唐开国立基而死的将士亡魂,无论敌我!”
……
斩仙台上。
一直懒洋洋倚着葫芦的吕洞宾,猛地坐直了身体。
他抚掌大笑,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惊叹。
“妙啊!实在是妙!”
“他不是给答案,他是让答案从李世民自己心里长出来!”
“将帝王私罪,引向王朝公德;将个人业报,化为万世仁基!”
“这已非布局之巧,而是近乎于道!他不是在下棋,他是在引导棋手,看到一片更广阔的星空!”
……
长安街头。
李世民听完袁澈的构想,整个人都在发光。
“好!好一个‘只为亡魂’!好一个水陆大会!”
他再次看向袁澈,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信服。
“朕,欲拜先生为国师,总领此事!”
然而,袁澈却缓缓站了起来。
他没有接受这人间至高的荣誉,反而多了一丝疏离。
“陛下,此会还有一个关键。”
“什么关键?”
“此会功德浩大,关乎国运,必须遍请天下高僧,从中选出一位‘最有德行者’,方能主理法事,沟通阴阳,功德圆满。”
李世民立刻点头:“朕明白!朕会昭告天下,寻访圣僧!”
他以为袁澈会顺理成章地接下此事。
可袁澈却只是摇了摇头。
他背起那简单的行囊,转身,向着街角走去。
“陛下,此局由天道因果而起,却需由人道宏愿而终。”
“贫道的‘引子’之责已尽,剩下的,是陛下你的人皇道。”
“大会之日,缘法自至。”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经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几步之间,便再也寻不见踪迹。
只留下李世民一人,怔怔地站在原地。
他看着那个空空如也的卦摊,又看了看手中那杯早已冰凉的清茶,许久,才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一字一顿地立下誓言。
“先生……”
“朕,定不负你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