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首次亮相的惊艳(1 / 2)

雍正三十四年秋的京城,国子监旁的驿馆外飘着桂花香气,可驿馆内的气氛却凝滞得能拧出水来。礼部的李主事从驿馆里出来,额角沾着汗,手里的通商账本被攥得皱巴巴的 —— 刚和日本使团谈完硫磺价格,对方的态度强硬得超出预期。

“江姑娘,您可来了!” 李主事看到站在驿馆外的江兰,像是看到了救星,“日本正使山口一郎说,今年硫磺减产,要把每斤价格从五文涨到七文,还说‘大清要造火药,非买他们的硫磺不可’,我跟他提《中日贸易旧约》,他根本不搭理,还说‘跟女子谈才用旧约,跟男官谈得按新价’,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江兰接过账本,指尖划过 “硫磺” 二字 —— 她清楚这东西的重要性:西北军屯要造火药防准噶尔残部,广州水师修战船也需硫磺炼铜,大清每年要从日本进口二十万斤硫磺,几乎占了日本硫磺出口量的七成。山口一郎显然摸透了这一点,才敢漫天要价。

“李主事别急,” 江兰抬眼望向驿馆内,“我已经让人去请张书瑶了,这次谈判,让她来试试。”

李主事愣了愣:“张姑娘?她…… 她毕竟是女子,山口一郎连男官都不放在眼里,要是见了女官,岂不是更嚣张?”

“正因为他轻视女子,才更要让他见识见识,” 江兰语气笃定,“张书瑶日语流利,《中日贸易旧约》能背得一字不差,上次模拟谈判时,连‘外使违约损失’都算得清清楚楚,她比咱们想的更能担事。”

此时,张书瑶正提着裙摆快步赶来。她穿着江王氏特意给她做的外交制服 —— 淡蓝缎面衬着暗纹,领口绣着朵小巧的兰花,腰间系着素银腰带,既显庄重又不失灵动。手里还捧着两本厚厚的册子,一本是《中日贸易旧约》,书页边缘被她用红笔标满了批注;另一本是苏湄刚算好的成本账,上面记着琉球硫磺的产地、价格、运费,连 “从琉球运到天津比从日本运省两成运费” 都写得明明白白。

“江先生,我准备好了。” 张书瑶站在江兰面前,语气比来时沉稳了许多 —— 出发前,她确实有些紧张,可摸到怀里小宝画的 “琉球硫磺产地图”,想起江兰 “谈判要抓对方痛点” 的叮嘱,心里的慌意渐渐散了。

江兰拍了拍她的肩:“记住,旧约是你的底气,琉球是你的筹码。山口一郎要涨的不是硫磺价,是傲气,你不用怕,按特训时教的来,有我在屏风后给你撑着。”

张书瑶深吸一口气,跟着驿馆的伙计走进谈判厅。厅内的长桌旁,日本正使山口一郎正端着茶碗,见进来的是个年轻女子,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把茶碗重重放在桌上:“你们大清没人了吗?上次派男官,这次派个丫头来,是觉得我们日本好欺负?”

他身后的副使森田也跟着附和:“硫磺是我们日本的东西,我们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一个丫头懂什么贸易,赶紧让你们能说话的男官来!”

张书瑶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住,走到长桌另一端坐下,将《中日贸易旧约》和成本账摊开,声音清亮却不失礼貌:“山口大人,森田大人,我是大清外交预备官张书瑶,此次奉江兰先生之命,与贵国商谈硫磺贸易。《中日贸易旧约》第一条载明‘两国交涉,以约为凭,无关使者性别’,贵国既是来谈贸易,该先看条款,而非论性别吧?”

山口一郎没想到这女子竟能张口就引旧约,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道:“好,那咱们就论条款。今年日本硫磺减产三成,开采成本涨了,价格自然要涨,每斤七文,少一文都不行!”

张书瑶翻开旧约,指着其中一页:“山口大人请看,去年三月,贵国已以‘开采成本上涨’为由,将硫磺价从每斤四文五涨到五文,涨了一成。旧约第三条写得明明白白‘两国贸易商品,每三年可协商一次调价,非特殊灾情不得中途涨价’—— 今年既无灾情,贵国又非减产,为何要再次涨价?”

她顿了顿,从怀里掏出小宝画的地图,铺在桌上:“我还听说,贵国的硫磺矿今年产量比去年还多了五万斤,所谓‘减产’,不过是借口。退一步说,就算贵国真要涨,大清也不是非买不可 —— 琉球的硫磺矿年产三十万斤,每斤价六文,虽比现在贵一文,但从琉球运到天津,比从日本运省两成运费,算下来总成本还比买日本硫磺便宜。”

山口一郎的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张书瑶连琉球的硫磺情况都摸得这么清楚,手指在桌下攥紧了 —— 日本每年从大清进口十万匹丝绸,要是大清真转向琉球买硫磺,肯定会停购日本丝绸,到时候丝绸的损失,比硫磺涨价赚的钱还多三倍。

可他还是不肯轻易妥协,强撑着说:“琉球的硫磺杂质多,炼火药容易炸膛,你们大清敢用?要是炸了军屯的火药库,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这个就不劳山口大人操心了。” 张书瑶早有准备,从成本账里抽出一张纸,“这是兰馨医馆的化验报告,琉球硫磺经过提纯,杂质含量比日本硫磺还低一成,太医院的火器坊已经试过了,炼出的火药威力更大。要是贵国不信,我可以让人送些提纯后的琉球硫磺过来,咱们当场试验。”

森田在一旁拉了拉山口一郎的袖子,小声说:“大人,不能试验,要是真比咱们的好,咱们就彻底没筹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