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贸易壁垒的设置(2 / 2)

不到一个时辰,所有丝商都签了字,丝绸联盟正式成立。江兰让李掌柜把章程抄写成告示,贴在苏州、杭州的丝市和织户巷里,还让伙计们拿着告示,挨家挨户给织户们念。王阿婆听说后,激动得拉着江兰的手:“江姑娘,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啊!有了联盟,我们再也不用怕东印度公司压价了!”

可联盟成立没几天,就出了岔子。苏州的刘老板,因为仓库里的生丝太多,担心发霉,偷偷联系了汤姆,想以四十二两一担的价钱卖给他。这事被联盟的巡查伙计发现了,立刻报给了江兰。

江兰当即让人去兰馨银行,停止了刘老板的所有贷款。刘老板听说后,慌了神,连忙来找江兰:“江姑娘,我错了,我不该私下卖丝,您快让兰馨银行恢复我的贷款吧,不然我的铺子就完了!”

“现在知道错了?” 江兰看着他,语气严肃,“联盟的规矩,是给所有人定的,不是给别人定的。你要是想恢复贷款,就把私下卖给汤姆的丝收回来,按联盟价卖,再在丝商大会上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违规。不然,兰馨银行永远不会给你放贷,瑞祥号也不会跟你合作。”

刘老板没办法,只能按江兰说的做,不仅收回了丝,还在丝商大会上公开认错。其他丝商见了,再也不敢有私下低价卖丝的念头,联盟变得越来越稳固。

汤姆那边,一开始还等着织户们撑不住低价卖丝,可等了一个月,不仅没等到,反而听说织户们靠着兰馨银行的贷款,又开始买桑叶、蚕种,继续织丝。他的工厂因为缺丝,已经停工半个月了,洋行里的订单堆得像小山,客户们天天催货,还说要是再交不了货,就要索赔。

“该死的!这些丝商怎么还撑得住?” 汤姆在洋行里大发雷霆,副手连忙递上一份报告:“老板,兰馨银行给丝商和织户放了上百万两的贷款,他们有资金支持,根本不怕咱们压价。而且,其他国家的洋行,已经开始按联盟价买丝了,要是咱们再不买,就真的没丝了。”

汤姆看着报告,脸色越来越差。他知道,再撑下去,损失只会更大。没办法,他只能让副手联系江兰,同意按联盟价收购生丝。

当汤姆的副手找到江兰时,江兰正在苏州的丝市上,看着织户们把生丝卖给联盟的收购点,脸上满是笑容。王阿婆也在其中,她的生丝卖了五十两一担,拿着银子,笑得合不拢嘴:“江姑娘,您看,这银子够我买明年的蚕种和桑叶了,还能给儿媳买块新布做衣裳!”

副手看着这一幕,只能硬着头皮说:“江姑娘,我们老板同意按联盟价收购生丝,一等丝五十两一担,二等四十五两,您看什么时候能发货?”

江兰笑着点头:“只要你们按价付款,我们随时能发货。不过,我得提醒你们,以后做生意,要讲规矩,别想着靠垄断压价,不然,下次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副手连忙点头:“是是是,我们记住了,以后一定按规矩做生意。”

消息传到京城,胤禛正在御书房看江南的奏折。奏折上写着,丝绸联盟成立后,江南的生丝价恢复正常,织户们的利润回来了,兰馨银行的贷款也收回了大半,还带动了苏州、杭州的织坊复工,百姓们的日子又红火起来。

“江兰这丫头,真是有办法!” 胤禛笑着对张廷玉说,“用丝绸联盟对付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既保住了丝商和织户的利益,又没让大清吃亏,这‘以商制商’的法子,好!”

张廷玉也点头:“陛下,臣觉得,这个法子可以推广到茶叶、瓷器行业。东印度公司肯定还会在这些行业压价,咱们提前成立联盟,定好价钱,就能防着他们的算计。”

“准奏!” 胤禛当即下旨,让江兰负责统筹,在江南的茶叶、瓷器行业也成立联盟,用丝绸联盟的模式,保护大清商户的利益。

江兰接到旨意时,正在杭州的丝市上,看着瑞祥号的伙计们把生丝装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张东家走过来,递上一杯茶:“江姑娘,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咱们江南的丝商,不知道要亏多少。”

江兰接过茶,看着远处的钱塘江水,波光粼粼:“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齐心的结果。只要咱们商户们团结起来,再加上兰馨银行的支持,不管是东印度公司,还是其他洋行,都别想再欺负咱们,别想再垄断大清的市场!”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丝市上,织户们的笑声、伙计们的吆喝声、商船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江南丝市复苏的美好画卷。江兰知道,这只是开始,往后,她还要带着这份团结和智慧,守护大清的商业,守护百姓的生计,让新政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让大清的商业,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不再受外来势力的欺负。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