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情报网的战场作用(2 / 2)

旁边的副将连忙道:“王爷,咱们现在就派骑兵去夜袭?正好明天是阴天,夜里没月亮,适合行动!”

“嗯,就这么办!” 胤祥立刻起身,走到地图前,用炭笔圈出河谷的位置,“选两百名精锐骑兵,都穿白色的羊皮袄,在雪地里不容易被发现;每人带两壶火油,一把弯刀,不用带火枪,免得走火惊动敌人;寅时之前必须到达河谷,趁他们换防的时候动手,先解决守兵,再放火烧粮草,动作要快,烧完就撤,别跟他们恋战!”

又对江柱子说:“江参军,你熟悉边境的地形,就由你带队去吧!务必小心,要是遇到意外,别硬拼,先把人撤回来!”

江柱子立正行礼:“末将遵令!保证完成任务!”

当天夜里,两百名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向博尔塔拉河谷进发。雪地里静悄悄的,只有马蹄踩在雪上的 “咯吱” 声,骑兵们都把马蹄用布裹住,连呼吸都放轻了。快到河谷时,江柱子让大家下马,步行前进 —— 他怕马蹄声惊动了山上的守兵。

寅时整,河谷里的土堡传来换防的梆子声。守兵们打着哈欠,互相交接钥匙,谁也没注意到,两百个白色的身影已经悄悄摸到了土堡外。江柱子一挥手,骑兵们立刻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座土堡,手里拿着浸了火油的火把,等守兵换防的间隙,猛地冲了进去。

“杀!” 一声低喝,骑兵们手起刀落,准噶尔的守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倒在了地上。紧接着,火把被扔进土堡里,火油洒在粮草堆上,“轰” 的一声,火焰瞬间窜起,照亮了整个河谷。

“快走!” 江柱子见火已经烧起来,连忙喊着撤退。骑兵们迅速撤出河谷,消失在夜色里。等准噶尔的援军赶到时,三座土堡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粮草也烧得只剩一堆黑灰 —— 足足三千石粮草,烧掉了一半,剩下的也被烟熏得不能吃了。

第二天一早,准噶尔军发现粮草被烧,顿时乱了阵脚。没有粮草,士兵们根本撑不了多久,准噶尔的首领没办法,只能下令撤军,后退三百里,暂时避开清军的锋芒。

胤祥收到江柱子传回的消息,立刻写了战报,派人快马送往京城。战报里特意写道:“兰馨社青禾探得准噶尔粮草所在,江兰加密传讯,臣派江柱子夜袭,烧毁粮草半数,敌被迫退三百里。此役之功,首在情报,兰馨社之效,胜似前线锐卒;江兰运筹帷幄,实乃大清之幸!”

远在科布多的江兰,收到胤祥送来的战报,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她走到帐外,看着远处的雪山,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阿木和江柱子都平安回来了,青禾也传来消息,说她已经安全撤回哈密,准备下一步的情报收集。

“江先生,您看!” 秋杏拿着一张麻纸跑过来,上面是青禾写的信,“青禾姑娘说,她还想回博尔塔拉那边,看看准噶尔的动向,要是他们有新的粮草囤放地,她还能传情报回来。”

江兰接过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笑着点点头:“告诉青禾,让她注意安全,不用急着回去,等边境安稳些再说。另外,让兰馨社的其他成员也多留意准噶尔的动向,咱们不仅要打赢这一仗,还要让边境长治久安。”

秋杏点点头,转身去传信了。江兰站在雪地里,心里满是感慨 —— 她当初建兰馨社,只是想让民生情报能及时传到她手里,好调整新政的措施,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战场上的 “利器”。这或许就是新政的意义,不仅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还能在关键时刻,为国家的安稳出一份力。

江柱子走过来,递给江兰一碗热姜汤:“妹,喝碗姜汤暖暖身子。胤祥王爷说了,等准噶尔再退远些,咱们就班师回朝,到时候皇上肯定要好好赏你和青禾她们。”

江兰接过姜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传遍全身。她看着江柱子脸上的笑容,又想起京城的家人 —— 爹、娘、大哥、大嫂,还有丫蛋,他们肯定也在等着她回去。

“二哥,等班师回朝,咱们先去看看青禾,” 江兰笑着说,“她为了这情报,冒了这么大的险,咱们得好好谢谢她。还有兰馨社的那些孩子们,他们都是好样的,往后兰馨社还要办得更大,不仅要在边境,还要在全国各地都有咱们的人,这样不管哪里有需要,咱们都能及时知道。”

江柱子点点头:“好,都听你的!你说的对,这情报网太重要了,往后不管是民生还是军事,都用得上。”

远处的雪山下,清军的营帐里传来阵阵欢呼 —— 士兵们都知道,粮草被烧的准噶尔军已经撤退,他们打赢了这关键的一仗。江兰站在欢呼声中,手里捧着那碗热姜汤,心里满是坚定 —— 她从一个包衣丫头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是一步一步的布局,是一个又一个像青禾、阿木这样的人齐心协力。而这情报网的作用,只是她为大清、为百姓做的其中一件事,往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她去开拓。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