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商业联盟的成立(2 / 2)

江兰站在台上,手里拿着《公平商会章程》,高声念道:“从今天起,咱们商会会员,要守规矩、共进退 —— 不垄断、不抬价、不欺客,共享货源、互通信息,让百姓买到实惠的商品,让咱们中小商户都能有活路、有赚头!”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顺激动地说:“江姑娘,俺代表江南的丝绸商,谢谢您!以后再也不用看八爷党商号的脸色了!”

仪式刚结束,户部的官员就来了 —— 胤禛听说 “公平商会” 成立,特意派户部侍郎张昭前来祝贺,还带来了皇上的御笔题词 “民生为本”,挂在商会的正堂里。

“江姑娘,皇上说,‘公平商会’符合新政‘惠民兴商’的宗旨,户部会全力支持 —— 商会的货源运输,可走漕运绿色通道,减免三成运费;会员商户的纳税,按小微企业标准,减半征收。” 张昭笑着递上御笔,“皇上还说,要是遇到大商号垄断欺压,户部会出面协调,绝不允许有人破坏市场公平。”

商户们听了,更是激动。王掌柜擦着眼泪说:“皇上英明!江姑娘英明!咱们小商户,终于有靠山了!”

商会成立后的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福顺号” 的李伯,之前从 “裕和号” 进面粉,每石一两八,加入商会后,从瑞祥号共享的东北粮道拿货,每石只要一两五,还不用搭售任何东西,一个月下来,利润涨了两成;“德昌号” 的王掌柜,通过商会的信息台,联系上江南的粮商,拿到了便宜的新米,售价从每石二两二降到一两九,百姓都来买,生意比之前好了三倍;李顺的丝绸作坊,之前每月只能卖五十匹丝绸,加入商会后,会员们从他这里拿货,每月能卖两百多匹,还招了二十个贫苦妇人做工,工钱比之前高两成。

而八爷党控制的 “裕和号”“恒昌号”,则彻底慌了。“裕和号” 的赵全看着空荡荡的店铺,气得把算盘摔在地上 —— 之前靠垄断江南新米,每天能卖一百石,现在商会会员都从东北拿货,价格比他低三成,百姓都不来了,一天只卖出去十石,还不够付伙计的工钱;“恒昌号” 的掌柜更惨,之前搭售的粗麻布没人要,堆在仓库里发霉,棉布销量跌了七成,只能裁员节流,连门口的招牌都换了,不敢再写 “独家供应”。

五月初,胤禛收到了户部递来的《公平商会运营报告》—— 报告里写着 “商会会员已达六十家,覆盖京城及周边,商品价格平均下降一成五,百姓购买量增加两成,中小商户盈利普遍上涨一成,八爷党控制的大商号市场份额从六成降至两成”。

雍正看着报告,笑着对苏培盛说:“江兰这丫头,总能想出让朕惊喜的法子!靠商会联合中小商户,既破了垄断,又惠了民生,比朕派官员去查抄,效果还好十倍!”

他随即下旨,嘉奖 “公平商会”“兴商惠民,助力新政”,赐银一万两,用于扩建商会的 “货源信息台”,让更多小商户受益。

消息传到兰馨医馆时,江兰正和家人、商会的核心会员商议 “夏季货源调配”—— 夏天快到了,百姓需要凉席、夏布,商会要提前联系江南的竹编商、布商,保证货源充足。

“姑母,通州的赵五刚才来消息,说他们那边的小麦丰收了,愿意按每石一两二的价格供应给商会,比市价低一钱。” 大宝笑着递来消息,“还有顺义的布商,说能供应夏布,一尺只要六分钱,质量比‘恒昌号’的还好。”

小宝则拿着《商会盈利报表》:“姑母,这个月商会会员的平均盈利涨了一成五,‘福顺号’‘德昌号’都准备开分店了。户部还说,下个月要把咱们商会的模式推广到山东、山西,让更多中小商户受益。”

江老实从村里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红纸,上面是村里小商贩的签名:“兰丫头,村里的五个小商贩都想加入商会,说以后跟着商会干,放心!俺还跟他们说了,商会的规矩要守,不能欺客,他们都答应了。”

江兰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公平商会” 的成立,不仅打破了八爷党对市场的控制,更构建了 “中小商户互助、百姓受益、新政稳固” 的良性循环 —— 这才是新政该有的样子:不是靠打压,而是靠规则;不是靠垄断,而是靠共赢。

夜色渐深,商会的 “货源信息台” 还亮着灯 —— 值班的伙计正在整理第二天的供需信息,墙上贴着会员们送来的感谢信,有的写着 “商会救了俺的小店”,有的画着小小的粮袋、布匹,满是暖意。

江兰站在信息台旁,看着墙上的 “民生为本” 御笔,心里清楚:八爷党的市场控制彻底崩塌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通过垄断欺压商户、扰乱民生。接下来,商会要做的,就是把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让公平经商的理念扎根在大清的每一个角落,为新政的深入推进,打下更坚实的市场基础。

而此刻的八爷府,胤禩坐在黑暗的书房里,手里拿着 “裕和号” 送来的 “月亏损五千两” 的报告,脸色铁青。他知道,“公平商会” 的成立,彻底断了他靠商号敛财、反扑新政的路,八爷党最后的根基,也没了。他猛地将报告摔在地上,声音里满是绝望:“江兰…… 你毁了我的一切!”

可他不知道,江兰要的不是 “毁了谁”,而是 “让更多人过得好”—— 让中小商户有活路,让百姓买得实惠,让新政的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这,就是 “公平商会” 的初心,也是江兰穿越而来,始终坚守的 “为民” 使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