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重阳宴破局(2 / 2)

苏培盛接过玉佩,呈给胤禛 —— 那是一块赤金镶玉的佩,上面刻着 “年” 字,正是年妃常戴的样式。胤禛看着玉佩,又看向年妃,语气冰冷:“年妃,你还有什么话说?”

年妃瘫坐在椅子上,眼泪直流,却还想狡辩:“皇上,这玉佩是臣妾丢了的,定是柳儿偷去的!臣妾真的没有……”

“够了!” 胤禛猛地一拍御案,“你一次次构陷江兰,从金钗、毒汤,到今日的家宴陷阱,真当朕不知道?若不是江兰谨慎,若不是兆佳氏传信,今日江兰怕是已经被你诬陷入罪!你身为贵妃,不思维护后宫安稳,反而屡次兴风作浪,置民生、朝局于不顾,朕留你何用?”

他站起身,厉声下令:“苏培盛,传朕旨意:年妃年氏,惑乱后宫,构陷忠良,即日起禁足翊坤宫,抄没宫中私产,不准任何人探视!柳儿杖责三十,发往浣衣局,永不许入宫!彻查翊坤宫,若有同党,一并严惩!”

苏培盛高声应道:“遵旨!”

殿内一片寂静,宾客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年妃被侍卫架着往外走,路过江兰身边时,眼神里满是怨毒,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江兰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没有丝毫快意,只有一丝沉重 —— 年妃的倒台,只是清算年家的开始,西北的年羹尧,才是更大的隐患。

太后轻轻拍了拍江兰的手,语气带着欣慰:“好孩子,委屈你了。今日若不是你沉着应对,又有兆佳氏帮忙,怕是真要遭了年妃的毒手。”

十三福晋也走上前,轻声说:“江夫人,总算是查清了,你也能安心了。”

江兰躬身道谢:“多谢太后关怀,多谢福晋相助。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若不是大家齐心,也成不了。”

家宴虽有波折,却也算有惊无险。宾客们渐渐散去,胤禛留下江兰,在偏殿说话。他看着江兰,语气缓和了许多:“今日之事,你处理得很好,既没让年妃的阴谋得逞,也没让家宴太过难堪。年妃禁足,年家在后宫的势力算是断了,接下来,该轮到西北的年羹尧了。”

江兰点头:“皇上,臣已经让陈默收集年羹尧贪腐的证据,之前在翊坤宫发现的密信,也提到年羹尧在西北冒领军粮、私吞军饷,等证据确凿,便可一举拿下。”

“好。” 胤禛看着她,眼神里满是信任,“西北的事,还要靠你多费心。新政推行到关键时候,不能让年羹尧坏了大事。”

离开畅春园时,夜色已深,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映着江兰的身影。春桃提着灯笼,笑着说:“姑娘,今天可真解气!年妃终于被禁足了,以后再也没人敢害您了!”

江兰笑着摇头:“年妃倒了,年羹尧还在西北,这事还没结束。不过,今天也算是赢了一局,至少后宫安稳了,咱们能更专心地推新政了。”

远处传来家人的声音 —— 江老实、江王氏和丫蛋在园外等着,见她出来,连忙迎上来。丫蛋扑进她怀里,高兴地说:“姐姐,俺听说年妃被禁足了!你太厉害了!”

江兰抱着丫蛋,看着家人关切的笑脸,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场仗虽然赢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年羹尧在西北手握兵权,若得知年妃被禁足,说不定会狗急跳墙。但她有信心,有家人的支持,有团队的助力,还有胤禛的信任,就算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一一化解。

回到府邸,陈默和周强已经在等着了。陈默递上一份密报:“姑娘,年羹尧在西北的旧部,最近有异动,好像在往京城方向调兵,怕是想救年妃。”

周强也说:“俺已经安排镖局的人盯着西北的官道,一有动静就汇报。另外,翊坤宫抄家时,搜出了年羹尧给年妃的密信,里面说他想在明年春天‘清君侧’,除掉反对他的大臣,包括您和十三爷。”

江兰接过密报,仔细看着,眼神渐渐坚定:“看来,年羹尧是铁了心要反。咱们得加快收集证据,尽快让皇上下定决心,除掉这个隐患。另外,让兰馨银行冻结年家在京城的所有存款,断了他们的资金来源;兰馨镖局也别再给年家运货,让他们在西北的军需更紧张。”

“是!” 陈默和周强齐声应道。

夜深了,江兰坐在书房里,看着桌上的密信和新政规划图,指尖在 “西北军需” 那栏停顿。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更艰难,但她不会退缩。从包衣之女到护国夫人,从护理坊到兰馨事业,她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 “为民” 的初心。只要能让大清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能让新政顺利推行,就算面对再多的危险,她也愿意。

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民生为本” 四个字格外清晰。江兰拿起笔,在密报上写下:“雍正二十六年九月初九,重阳宴破年妃阴谋,禁足翊坤宫,查获年羹尧反迹密信。后续计划:1. 加速收集年羹尧贪腐、谋反证据;2. 冻结年家资产,切断军需供应;3. 联合十三爷,加强京城防务,防备年羹尧异动;4. 稳定西北民心,避免百姓受战乱影响。”

写完计划,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的菊花。经过一场秋雨,菊花开得更艳了,正如她的信念,历经风雨,却愈发坚定。她知道,只要坚守初心,团结一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赢不了的仗。而这,只是她推动大清变革的又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会继续走下去,为了百姓,为了新政,为了这个她早已视为家园的大清。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