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兰放下针线,拿起一块菊花糕,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姐姐没事,就是在想重阳家宴的事。丫蛋,重阳那天,你跟娘和大嫂一起去畅春园的偏殿,别去正厅,那里人多,容易出事,知道吗?”
丫蛋点头:“俺知道!俺会照顾好娘和大嫂,还会帮姐姐盯着年妃的人,要是她们想害你,俺就大声喊,让大家都知道!”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心里满是温暖。她的家人或许不懂朝堂的阴谋,却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九月初八,重阳前一天,素云和翠儿都传来了消息 —— 太后说 “护膝不用急着绣,重阳当天让江兰直接去畅春园,等宴席结束后再回慈宁宫补也不迟”;皇后则说 “御花园的菊花够多,但要是江兰想采些新鲜的,宴席中间可以让她去,正好给大家添些兴致”。
江兰知道,这是太后和皇后在暗中支持她 —— 太后虽没让她提前绣护膝,却也没拒绝她后续补绣;皇后则直接给了她 “采菊花” 的借口,让她有理由离席。
当天晚上,江兰把护膝、菊花羹的配方,还有给柳儿 “失足” 准备的 “应对方案”(如果柳儿真的撞过来,就假装 “被酒烫到”,顺势后退,让周围的命妇看到柳儿是故意的),都整理好,放在一个青布包里。春桃看着包,语气带着担忧:“姑娘,明天真的要去吗?俺总觉得心里不安。”
“要去。” 江兰语气坚定,“年妃想让我在众人面前出丑,我偏要让她的阴谋落空;她想断我的路,我偏要走得更稳。而且,有太后、皇后和兆佳氏福晋帮忙,还有你们在,我不怕。”
江老实和江王氏也来书房看她,江老实手里拿着一把刚磨好的匕首,递给江兰:“兰丫头,这匕首是你二哥从边疆带回来的,能防身,你明天带着,别让年妃的人伤着你。” 江王氏则给她塞了一个平安符:“这是俺去大觉寺求的,能保平安,你带在身上,娘和你大哥会在畅春园外等着,要是有事,就放信号弹,俺们立刻进去帮你。”
江兰接过匕首和平安符,眼眶有些发热 ——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家人的支持,有太后、皇后的暗中相助,有兆佳氏的冒险传信,还有周强、陈默、春桃的守护,就算年妃设下再大的陷阱,她也有信心应对。
九月初九,重阳当天,天刚亮,江兰就带着春桃往畅春园去。路上,她看到不少命妇的马车往畅春园方向走,忻嫔、张常在的马车旁,都跟着年妃的宫女,显然是在监视。江兰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旗装,挺直了脊背 —— 这场暗中的配合,从她接过密信的那一刻就开始了,现在,该到了见分晓的时候。
畅春园的门口,十三福晋兆佳氏已经到了,她穿着一身藕荷色的旗装,看到江兰,不动声色地眨了眨眼,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皇后那边已经打好招呼了,戌时三刻,我会说‘御花园的菊花不够插瓶’,皇后会让你去采。”
江兰点头,低声回应:“多谢福晋,你也要保重。”
走进畅春园,年妃正站在正厅门口,穿着一身正红色的旗装,头上插着一支赤金点翠凤钗,见江兰过来,皮笑肉不笑地说:“江夫人来得挺早,今年的重阳家宴,可要好好热闹热闹,别扫了大家的兴。”
江兰笑着回应:“托娘娘的福,能参加这么热闹的家宴,是我的荣幸。”
正厅里,太后和胤禛已经入座,皇后坐在太后旁边,见江兰进来,微微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示意。江兰知道,这场暗中的配合,已经悄然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 戌时三刻越来越近,柳儿的舞很快就要开始,而她的 “离席” 借口,也即将派上用场。
她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春桃站在她身后,手里捧着那个青布包,里面装着护膝和应对方案。江兰看着厅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声(柳儿的舞队已经来了),心里平静无波 —— 年妃的阴谋或许狡猾,但她的盟友和准备,比年妃想象的更充分。
这场重阳家宴,不会是她的 “失仪之地”,反而会是年妃阴谋败露的开始。而她和十三福晋的暗中配合,也将成为她反击年家的又一步重要铺垫。
窗外的月光洒进正厅,落在江兰的身上,她握着手里的平安符,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她知道,只要她和盟友们默契配合,只要她坚守 “为民” 的初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赢不了的仗。而这,也正是她作为时代变革者,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始终能站稳脚跟的真正原因 —— 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信任;不是靠算计,而是靠人心。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