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年羹尧的施压(2 / 2)

江兰示意两人坐下,把胤禛给的 “民生印” 放在桌上:“皇上有皇上的难处,年羹尧刚立军功,西北还需要他,咱们不能让皇上为难。再说,避风头不代表认输 —— 年家想靠权力压人,咱们就靠民生赢人。周强,你继续盯着翊坤宫的密信,只要拿到年羹尧贪腐的证据,就算他军功再高,皇上也不会饶他;陈默,你去帮林巧筹备防疫专业班的教材,把‘隔离法’‘消毒法’编成简单的口诀,让学员容易记。”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咱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跟年羹尧硬碰硬,而是把民生的事做扎实 —— 医馆的培训课多开几期,学院的防疫班招满学员,让更多百姓受益。等百姓都认咱们的新政,认咱们的法子,年家就算再怎么施压,也动摇不了咱们的根基。”

周强和陈默听着,渐渐平静下来。周强挠了挠头:“姑娘说得对,俺们光顾着生气,忘了民生才是根本。俺这就去安排镖局的人,盯着翊坤宫,绝不让李德福把密信转移走。” 陈默也点头:“俺这就去编教材,保证让学员三天就能记住防疫口诀。”

江兰的家人也听说了 “避风头” 的事。江老实从田里回来,手里还拿着刚拔的青菜,走进书房就说:“兰丫头,别往心里去。年羹尧再厉害,也不能让百姓饿着肚子。俺们接着种抗冻麦,等秋天收了,分给百姓,百姓记着你的好,比什么都强。”

江王氏也端来刚烙好的饼,放在桌上:“姑娘,娘给你烙了糖饼,你最爱吃的。不管宫里怎么样,你还有俺们家人,还有医馆、学院的那些百姓,咱们一起过日子,一起帮百姓,比什么都强。”

丫蛋抱着刚画好的 “防疫口诀图” 跑进来,上面写着 “勤洗手,戴口罩,消毒通风病不找”,她把图递给江兰:“姐姐,俺把防疫口诀画成图了,明天去学院给学员们看,他们肯定喜欢!年将军要是敢欺负你,俺就带着学员们去跟皇上说,你是好人,不能让你受委屈!”

看着家人关切的眼神,江兰拿起一块糖饼,咬了一口,甜意顺着喉咙滑进心里。她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有家人的支持,有周强、陈默、林巧这样的团队,还有千千万万相信她的百姓,就算暂时避避风头,也能在民生的土壤里,扎下更深的根。

接下来的日子,江兰果然减少了去宫里的次数,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医馆和学院。兰馨医馆的防疫培训课开了三期,培训了两百多个百姓,他们带着棉布和口诀,回到各自的村子、街巷,教邻里缝口罩、熬预防药汤;兰馨学院的防疫专业班也正式开课,招了五十个学员,李秀才带着他们在实践田里模拟 “痘疫隔离区”,教他们怎么给病患测体温、怎么消毒环境。

百姓的反响越来越热烈。南城的百姓自发在医馆门口挂了块 “民生守护神” 的木匾;西城的商户们凑钱买了布料,送给学院做口罩;就连之前对新政有些抵触的北城地主,也主动来请江兰派学员去村里教防疫,说 “要是佃户都得了痘疫,今年的收成就完了”。

这些事,渐渐传到了胤禛的耳朵里。苏培盛每次去府邸传旨,都会跟胤禛汇报:“皇上,江夫人的防疫培训课可受欢迎了,百姓都夸‘江夫人的法子管用’;学院的防疫班学员,还帮着顺天府查了两起疑似痘疫的案子,都按‘隔离法’处理,没扩散。”

胤禛听着,嘴角渐渐露出笑意 —— 他当初让江兰避风头,不仅是为了安抚年羹尧,更是想看看江兰能否在 “远离权力中心” 的情况下,仍能守住民生根基。如今看来,她不仅守住了,还做得更好,这份能力和心性,比任何军功都更让他放心。

而年羹尧那边,见江兰果然减少了在御前的露面,以为自己的施压起了作用,便更加骄纵。他在京郊的军营里大摆宴席,还让地方官给他送 “贺礼”,江南的盐商送了他一艘画舫,四川的知府送了他十匹蜀锦,这些事,都被陈默悄悄记在账本上,作为日后清算的证据。

二月底的一天,江兰正在学院看学员们模拟隔离演练,春桃匆匆跑来:“姑娘,太后宫里的素云姐姐来了,说太后偶感风寒,想请您去看看。”

江兰跟着素云去了慈宁宫,太后躺在软榻上,见她进来,笑着说:“江丫头,你可算来了。哀家这病,就是想你了,请你过来聊聊天。”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年羹尧举荐侄女的事,皇上跟哀家说了,你别委屈 —— 哀家看在眼里,你做的那些民生实事,比年家的军功更能护大清安稳。等过些时日,哀家会跟皇上说说,不能让你一直受委屈。”

江兰躬身道:“谢太后关心。臣不委屈,能帮百姓做事,臣就很满足了。”

离开慈宁宫时,夕阳西下,把宫道的影子拉得很长。江兰抬头望向远处的养心殿,心里清楚 —— 年羹尧的施压,不过是暂时的;他靠军功积累的威慑力,终会被百姓的信任和新政的成果瓦解。而她,会继续在民生的土壤里深耕,等到合适的时机,再与年家做最后的了断。

回到府邸,周强兴奋地跑进来:“姑娘,好消息!俺们盯着翊坤宫,发现李德福偷偷把一个木盒埋在了院子里的槐树下,俺已经让人盯着了,等机会成熟,就把木盒挖出来,里面肯定有年羹尧的密信!”

江兰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的防疫专业班学员身上 —— 他们正举着口罩,在院子里大声念着口诀,声音清亮,充满了朝气。她知道,暂时的避风头,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有力的反击;年羹尧的施压,不是胜利,而是为自己的覆灭,埋下了更深的伏笔。

深夜,江兰坐在书房里,写下《民生工作进展记录》:一、防疫培训课覆盖京城四城,培训百姓两百人,口罩缝制技艺普及至五十个村落;二、防疫专业班学员掌握隔离、消毒、测温技能,协助顺天府处理疑似病例两起;三、百姓自发为医馆、学院捐赠物资,民生信任度进一步提升。后续计划:1. 推动防疫培训课向周边州县延伸;2. 编印《防疫手册》,通过镖局运往西北军营,助力将士防疫;3. 持续监视翊坤宫,等待时机获取年羹尧密信。

写完记录,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西北军营” 四个字格外清晰。江兰知道,她的目光从未离开过新政的全局 —— 就算暂时避避风头,也要把民生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土地,包括年羹尧掌控的西北军营。等到这些种子发芽、开花,年家的权力施压,终将变成一场笑话。

而这,正是她作为时代变革者的清醒与坚定 —— 不被眼前的权力威慑所困,不被暂时的退让所扰,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在看似被动的局面里,为新政和百姓,铺就更长远的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