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177章 传承理念,培养团队

第177章 传承理念,培养团队(2 / 2)

说着,周强扛起两袋药材,镖局的人也跟着扛,李秀才和林巧也加入进来,连丫蛋都抱起一小包金银花。百姓们看着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想起上次水灾镖局的人帮忙,终于有人站出来:“俺们也来帮着扛,不是为了你们,是为了俺们村的人能吃药。”

药材顺利运到医馆后,按照江兰的要求,大家开了碰头会。陈默说:“以后俺要多跟百姓聊天,知道他们的想法,不能只等着发命令。” 周强说:“俺以后要多跟陈默学怎么跟百姓沟通,不能只知道护镖。” 林巧说:“俺明天教百姓认药材,告诉他们怎么预防风寒,这样以后生病的人少了,药材也不用这么急着运。” 李秀才说:“俺帮医馆做个‘药材需求表’,让陈默每周统计一次,提前告诉镖局和瑞祥号,这样就不会断药了。”

丫蛋把这些都记在 “协作手册” 上,还画了一幅画:镖局的人扛药材,兰馨社的人跟百姓说话,医馆的人配药,学院的人记账,

支援队回来后,江兰看着手册上的记录和画,笑着说:“你们这次做得比我预期的还好。我常说‘传承理念’,不是让你们背我的话,是让你们在做事中明白‘为什么要团结’‘怎么团结’,现在你们做到了。”

为了让团队协作更长久,江兰还建立了两个机制:一是 “每月协作沟通会”,镖局、兰馨社、瑞祥号、医馆、学院的负责人都要参加,分享各自的进度和需求,提前解决问题;二是 “容错互助制”,哪个部门犯错了,其他部门要帮忙解决,而不是指责,解决后一起总结经验,比如镖局运输延误了,兰馨社帮着协调百姓,医馆帮着找替代药材,之后一起想 “怎么避免下次延误”。

这些机制很快就发挥了作用。有一次,瑞祥号从日本运回来的瓷器在天津港受潮,王瑞没等江兰安排,就主动联系镖局的周强,让镖局把瓷器运到兰馨学院的烘干房;联系林巧,让医馆的人用艾草烘干瓷器;联系陈默,让兰馨社的人通知商户 “瓷器晚三天取,质量不变”,最后瓷器不仅没损坏,还提前一天送到商户手里。

王瑞在沟通会上说:“要是以前,俺肯定先慌了,现在知道,俺不是一个人,有镖局、医馆、兰馨社的人帮忙,再大的事也能解决。”

江兰的家人也成了 “团队的一份子”。江老实常去学院给学生们讲 “种地的协作”:“种玉米要有人撒种、有人盖土、有人浇水,少一个人都种不好,跟你们做事一样。” 江王氏和大嫂每月给各个部门的人做 “互助糕”,用红豆、绿豆、糯米混在一起,笑着说:“红豆甜、绿豆凉、糯米黏,混在一起才好吃,你们做事也一样,各有各的本事,黏在一起才厉害。”

大哥江石头从西北军营回来,听说团队的事,也很感慨:“军营里打仗要靠兄弟,你们做事要靠团队,都是一个理。以后军营要是需要药材、冬衣,俺直接跟你们的团队对接,不用再绕弯子。”

到了秋天,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兰馨社在全国设了五十个监督点,每个点都能跟镖局、医馆、瑞祥号顺畅配合;学院的学生毕业後,都能快速融入各个部门,因为他们在学校就参加过跨部门的实践任务;甚至连国际交流,镖局、瑞祥号、学院的人也能一起配合 —— 镖局护船,瑞祥号谈贸易,学院的人做翻译,去年跟朝鲜的贸易,比预期多赚了五千两白银。

一天晚上,江兰看着桌上的 “团队协作记录”,上面记满了 “镖局帮兰馨社运监督器材”“医馆帮学院教护理”“瑞祥号帮镖局买骡马” 的小事,忽然想起穿越前的自己 —— 那时她在医院实习,因为没跟护士配合好,差点给病人输错液,后来护士长跟她说 “医护是团队,少了谁都不行”,现在她把这句话用到了自己的事业里,没想到走了这么远。

“姐姐,你看!” 丫蛋拿着一张新的 “团队画” 跑进来,画里有镖局的马队、兰馨社的监督点、瑞祥号的货仓、医馆的诊室、学院的教室,所有地方都用线连起来,中间写着 “为民” 两个字,“这是李秀才教我画的,他说这就是咱们的团队,所有人都围着‘为民’转。”

江兰接过画,贴在书房的墙上,正好在《五年规划》的旁边。她看着画,又看着规划,心里满是踏实 —— 她知道,自己的理念已经传承下去了,团队已经成长起来了,就算以后她不在了,这些人也能带着 “务实为民、团结互助” 的精神,把兰馨的事业、把新政的成果继续下去,让大清的百姓一直过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胤禛来府邸视察,看到墙上的团队画和协作记录,笑着对江兰说:“你这团队,比朕的军机处还团结!朕之前还担心,朕百年后新政没人扛,现在看,有你培养的这些人,朕放心了。”

江兰躬身道:“皇上,这不是臣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里每个人都想着‘为民’,才这么团结。以后就算臣不在,他们也会继续帮百姓做事,继续推新政。”

胤禛点点头,目光落在画里的 “为民” 两个字上:“好,好一个‘为民’!只要你们一直记着这两个字,大清就会一直繁荣,百姓就会一直安康。”

离开时,阳光洒在府邸的院子里,镖局的人在练拳,兰馨社的人在整理监督报告,医馆的人在晒药材,学院的人在教孩子们认字,每个人都在忙,却又互相配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江兰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切,忽然明白:培养团队,传承理念,比自己做再多事都重要 ——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只有这样,她的 “为民” 初心,才能长久地留在这片土地上,才能让大清的变革,一直走下去,直到实现她最初的梦想:繁荣富强,百姓安康。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