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166章 “兰馨银行” 的雏形

第166章 “兰馨银行” 的雏形(2 / 2)

胤禛看向江兰,眼神里带着询问。江兰从容出列,手里拿着瑞祥号的借贷账本:“皇上,臣有话要说。第一,瑞祥号放贷月息一分,是为了帮灾后商户重建,并非恶意竞争。裕丰钱庄月息五分,不少商户借了高利贷后倾家荡产,去年南城的布庄孙记就是因为还不上高利贷,上吊自杀;而瑞祥号放贷的五十多家商户,没有一家逾期,反而都扩大了经营,每月多缴税收两千两,这是助力新政,而非扰乱秩序。”

她翻到账本的某一页,递给胤禛:“皇上您看,李记粮铺借了三百两进冬粮,不仅按时还款,还多缴了五十两粮食税;韩记药铺借了两百两添药材,多缴了三十两商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二,臣有严格的风控措施,借贷商户需抵押、找保人,兰馨社还会调查信用,至今没有一笔坏账,何来风险?”

张廷玉也站出来支持:“皇上,江兰的借贷业务确实帮了商户,也增加了税收,是好事。不如让瑞祥号继续试点,若真有问题再调整不迟。”

胤禛看着账本上的数据,又想起水灾时江兰的担当,当即下旨:“准瑞祥号继续开展借贷业务,且允许其在江南分号推广,协助灾后商户重建;裕丰钱庄等钱庄,需降低利息至月息三分以下,不得再放高利贷,否则严惩!”

旨意下达后,刘旺财再也不敢作声,裕丰钱庄也只能降低利息。瑞祥号的借贷业务越做越大,江兰又在借贷柜台的基础上,增加了 “存款” 业务 —— 商户可将闲置资金存在瑞祥号,月息按五厘计算(比钱庄的三厘高),既能增加瑞祥号的放贷资金,又能让商户的闲置资金生息。

济南的绸缎商赵老板,就把五千两闲置资金存在瑞祥号,每月能得二十五两利息,比放在家里安全,还能赚钱:“江姑娘,您这存款业务太好了!俺们商户最怕资金闲置,现在存在瑞祥号,既能生息,急用时还能随时取,比钱庄方便多了!”

随着存贷业务的发展,江兰在瑞祥号内设立了专门的 “金融柜组”,配备了十名账房先生,负责存贷登记、抵押品管理、利息计算;还编了《瑞祥号金融业务手册》,规范业务流程。丫蛋也成了 “小助手”,每天帮着登记存款商户的信息,算利息时比账房先生还快,商户们都笑着叫她 “小掌柜”。

江兰的家人也为她高兴。江王氏在院子里晒着瑞祥号新印的存款凭证,笑着对江老实说:“兰丫头现在不仅做买卖,还管着存钱放贷,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你大哥写信回来,说军营里的将士也想把饷银存在瑞祥号,说比放在军营安全。”

江老实点点头:“俺们兰丫头做的都是实事,帮商户、帮百姓,还帮朝廷增加税收,皇上信任她,是应该的。”

雍正十九年初,瑞祥号的存贷业务已覆盖京城、济南、南京、苏州等地,存款余额达五十万两,放贷余额达四十万两,每月盈利五千两,成为瑞祥号的重要业务板块。江兰看着金融柜组忙碌的身影,心里清楚,这就是 “兰馨银行” 的雏形 —— 有存贷业务、有风控体系、有规范流程,未来再完善票据、汇兑业务,就能成为真正的银行。

晚上,江兰坐在兰馨学院的图书馆里,看着金融业务的账本,拿起笔,在《瑞祥号发展记录》上写下:“雍正十九年正月,瑞祥号存贷业务覆盖五省,存款五十万两,放贷四十万两,月盈利五千两,形成‘兰馨银行’雏形;助力商户扩大经营,每月新增税收三千两,获朝廷认可推广。后续计划:完善汇兑业务(方便商户跨区域转账);制定《票据法》草案(规范商业票据流通);在兰馨学院设‘金融科’,培养金融人才,为后续银行发展储备力量。”

窗外的月光洒在账本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兰馨银行” 雏形的出现,不仅完善了她的商业帝国(从贸易、镖局、医馆延伸至金融),更填补了清朝正规金融的空白,为商户提供了安全、普惠的融资渠道,也为新政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金融支撑。从包衣之女到商业帝国的构建者,从护理毕业生到时代变革者,她走的每一步,都在为这个古老的王朝,注入现代商业的活力。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票据法》草案,去了户部。李嵩看着草案,上面写着 “商业票据需注明金额、付款人、收款人、付款日期,伪造票据者严惩”,笑着说:“江姑娘,你这草案太及时了!现在商户跨区域贸易,用现银运输不安全,有了规范的票据,既能减少风险,又能促进贸易,本部会尽快奏请皇上,推广全国。”

江兰笑着回应:“李大人,金融是商业的血液,只有血液流通顺畅,商业才能发展,新政才能推进。兰馨银行的雏形只是开始,未来臣还想建立全国性的金融网络,让银子像水一样,流到需要的地方,帮更多商户、更多百姓。”

离开户部时,阳光正好,洒在瑞祥号的 “金融柜组” 招牌上。江兰看着往来的商户,有的来存款,有的来借贷,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却充满意义 —— 用现代金融思维,解决传统商业痛点;用普惠模式,温暖商户与百姓;用商业力量,推动时代变革。而 “兰馨银行” 的雏形,就是这条路上最坚实的里程碑,见证着她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也为大清的未来,点亮了新的希望。

回到瑞祥号,王瑞正在和金融柜组的账房先生讨论汇兑业务的细节,见江兰来,笑着说:“兰丫头,江南分号传来消息,不少商户都盼着能在瑞祥号转账,不用再带着现银跑,咱们的汇兑业务可以尽快推出了!”

江兰点点头,目光落在柜台前排队的商户身上 —— 他们有的拿着存款凭证,有的拿着借贷申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兰馨银行”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她会让这朵金融之花,开遍大清的每一个角落,为商业繁荣、民生安康、新政推进,提供最坚实的金融支撑,也让自己的变革之路,走得更远、更稳。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