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清晨,转机终于出现。江兰给弘瞻量体温时,发现体温已降至正常;掀开孩子的衣袖查看,接种处的伤口开始结痂,身上的痘疹也不再扩散,有的甚至开始消退。更让她惊喜的是,弘瞻缓缓睁开了眼睛,虚弱地喊了一声:“娘…… 饿……”
“瞻儿!我的瞻儿!” 年妃扑到床边,一把抱住孩子,眼泪汹涌而出。她转头看向江兰,眼神里满是感激,却又有些不好意思 —— 之前对江兰的敌意,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当天上午,胤禛闻讯赶来。见弘瞻能靠在年妃怀里喝粥,脸色也红润了许多,他高兴得直拍手:“好!好!江兰,你又立了大功!朕就知道,你定能救回瞻儿!”
年妃抱着弘瞻,走到江兰面前,深深福了一礼:“江姑娘,之前是我糊涂,因希尧的事迁怒于你,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还请你别放在心上。瞻儿能活下来,全靠你,这份恩情,我年氏记在心里。”
江兰连忙扶起她:“娘娘言重了。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再说,年希尧大人的事,本就是工部账目失误,与新政无关,也与臣无关。以后娘娘若有需要,臣仍愿尽力相助。”
胤禛看着两人和解,笑着说:“这样就好!以后后宫的痘疫防治,就交给江兰负责,太医院的人听她调遣。年妃,你是后宫表率,要多支持江兰的事,让宫里再无痘疫之患。”
离开翊坤宫时,锦儿追了出来,递给江兰一个精致的锦盒:“江姑娘,这是娘娘让我给您的。娘娘说,这是她出嫁时太后赏的玉镯,让您务必收下。” 江兰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羊脂玉镯,质地温润,上面雕刻着缠枝莲纹,一看就价值不菲。
“替我谢谢娘娘。” 江兰将锦盒收好,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与年妃的和解,不仅化解了后宫的敌意,更让新政在宫廷中的推行少了阻碍 —— 此前年妃因兄长之事,对新政多有抵触,如今她态度转变,后宫妃嫔对新政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
回到瑞祥号时,夕阳已西斜。江老实和江王氏正站在门口张望,见她回来,江王氏连忙上前:“兰丫头,你可算回来了!这三天你没回家,娘每天都去宫门口打听,昨天锦儿姑娘来说你没事,娘才放心。”
“娘,我没事。” 江兰把锦盒递给她,“您看,这是年妃娘娘送我的玉镯,小阿哥已经没事了。”
江老实看着玉镯,笑得合不拢嘴:“俺家兰丫头真是出息了!连年妃娘娘都给你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以后在宫里,再也没人敢欺负你了。”
丫蛋抱着江兰的腿,仰着小脸问:“姐姐,小阿哥好了吗?俺还想跟他一起玩呢!上次去宫里,他还跟俺分享糖糕呢!”
“好了,以后有机会,姐姐带你来宫里看他。”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心里满是感慨。从因年希尧被罚引发的敌意,到因救弘瞻达成的和解,她用专业和真心化解了矛盾,也让自己在这个时代的根基愈发稳固。
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年妃送的玉镯,又拿出改良牛痘的记录册 —— 上面详细记录了弘瞻的接种时间、体温变化、伤口恢复情况,这些数据将成为后宫推广牛痘接种的重要依据。她拿起笔,在记录册上写下:“雍正十二年五月,成功用改良牛痘救治年妃幼子弘瞻,与年妃达成和解。后续计划:一周内完成后宫太监宫女的牛痘接种,下月开始为皇子公主接种,彻底消除宫中痘疫隐患。”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玉镯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这场和解不仅是个人恩怨的消解,更是新政在宫廷中获得认可的缩影。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挑战,比如协助胤禛推进 “改土归流”、应对八爷党的残余势力、拓展兰馨的海外贸易,但只要她始终保持专业与真心,带着家人的支持、盟友的信任,就一定能在这个时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变革之路,从包衣之女,真正成长为影响时代的变革者。
第二天一早,江兰带着改良牛痘的记录册去了太医院。李太医见她来,连忙上前,态度比之前恭敬了许多:“江姑娘,之前是老夫有眼不识泰山,多亏了你救了小阿哥。你放心,以后太医院的人都听你调遣,后宫接种牛痘的事,老夫亲自安排。”
江兰笑着拿出记录册:“李太医,这是弘瞻的接种记录,您可以参考这个剂量,为后宫众人接种。另外,我已经让兰馨社的林巧带着护理坊的姑娘来协助,她们有护理经验,能更好地观察接种后的反应。”
李太医接过记录册,仔细翻看,连连点头:“好!好!有了这个,咱们接种起来就更有把握了。江姑娘,你真是为朝廷、为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啊!”
江兰看着太医院里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随着牛痘接种在宫中的推广,痘疫这个困扰清代多年的难题,终将被慢慢攻克;而她,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靠近权力核心,为新政的全面推行,为这个时代的变革,贡献更多力量。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