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兰把这些细节一一记下,还特意画了接种的步骤图:“白教士,我们京城每年夏天都会有天花,很多孩子因此丧命。如果我们能试着用这个方法,先在太医院的太监宫女身上试试,要是成功了,再推广给百姓,就能救很多人。”
白教士眼睛一亮:“这太好了!我之前跟皇上提过,可太医院的太医们不信,说‘牛的病怎么能治人的病’,现在有您支持,我们可以一起说服皇上!”
两人聊了整整一个上午,从牛痘接种聊到西方的解剖学,从东方的脉诊聊到发烧的病因,越聊越投机。江兰不仅详细记录了牛痘接种的方法,还从白教士那里学到了西方的伤口消毒知识(用煮沸的酒消毒,比清代常用的清水更有效);白教士也从江兰那里学会了用脉诊判断失血程度,还记下了几个温和的退烧方子(如金银花汤、薄荷水),说要带回欧洲试试。
中午时分,胤禛派人来请他们去养心殿用膳。席间,江兰把牛痘接种的方法和预防天花的重要性详细禀报,还拿出画好的步骤图:“皇上,天花每年夺走无数百姓的性命,尤其是儿童,若是牛痘接种能成功,不仅能救百姓,还能让新政的民生改革更得民心。臣想先在太医院试点,找几个自愿的太监宫女接种,观察效果,再决定是否推广。”
胤禛看着步骤图,又看了看白教士,沉吟片刻后点头:“好!朕准了!太医院的人归你调遣,需要什么药材、纱布,尽管跟内务府要。若是试点成功,朕会下旨,在京城乃至全国推广,你就是百姓的救命恩人!”
消息传到瑞祥号时,江兰正拿着牛痘接种的记录册,跟江王氏说试点的事。江王氏一开始有些担心:“兰丫头,用牛身上的痘子给人涂,会不会出事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好?”
“娘,我会先在太医院试点,观察半个月,确认安全了才会推广。” 江兰握着母亲的手,语气坚定,“您忘了,去年隔壁李家的小儿子,就是得了天花没了,要是这个方法能成,以后再也不会有孩子遭这个罪了。”
江老实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百姓送的锦旗(之前免费发凉茶,百姓们特意做的),笑着说:“兰丫头,你做的是好事!刚才在集市上,听人说皇上要让你试个新法子防天花,大家都盼着能成呢!”
丫蛋抱着江兰的胳膊,仰着小脸问:“姐姐,是不是以后再也不用怕长痘痘了?俺学堂的小花,去年就是长痘痘没了,俺想她了。”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眼眶有些发热:“对,以后再也不用怕了,姐姐会让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接下来的半个月,江兰每天都去太医院。她选了十个自愿接种的太监宫女,亲自按照白教士教的方法操作:用煮沸的银针挑取牛痘脓水(特意从京郊牧场找了头长牛痘的母牛),在他们的胳膊上划浅口,涂好脓水后用消毒的纱布包好,每天观察伤口情况,记录体温变化。
前几天,有三个接种者发了低烧,江兰让他们喝金银花汤,又用温水擦身降温,很快就退了烧;第七天,所有人的胳膊上都长出了小疙瘩,第十天疙瘩破了结痂,第十四天结痂脱落,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疤痕 —— 没有一个人出现严重反应,也没有一个人得天花。
试点成功的消息传到养心殿时,胤禛正在看新政的税收账本,当即笑着对苏培盛说:“江兰果然没让朕失望!这个牛痘接种术,比太医院的汤药管用多了,朕要下旨,让太医院培养接种医师,先在京城的百姓中推广,再逐步传到外省!”
白教士也激动地找到江兰,递过一本西方的《天花防治录》:“江姑娘,这是我从欧洲带来的书,里面有更多牛痘接种的案例,你拿着,咱们一起完善接种方法,让更多人受益。”
江兰接过书,指尖拂过泛黄的书页,心里满是感慨。她没想到,一次意外的宫廷交集,竟让她掌握了预防天花的关键方法 —— 这不仅能拯救无数百姓的性命,更能让她在新政的民生领域站稳脚跟,从财政(记账法)、政务(科场舞弊、亏空清查)延伸到公共卫生,一步步靠近 “军政核心” 的目标,也离 “时代变革者” 的蜕变更近了一步。
七月初,胤禛下旨设立 “痘疫防治局”,任命江兰为总协理,负责牛痘接种的推广和医师培训。江兰在太医院开设了 “接种培训班”,教医师们如何取痘、消毒、观察反应,还编了通俗易懂的《牛痘接种口诀》,让医师们教给百姓:“牛痘小,防天花,胳膊划个浅小疤,消毒好,别碰水,平平安安不害怕。”
一天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案上的《天花防治录》和接种记录册,又想起白天在街头看到的场景 —— 百姓们排着队等着接种,孩子们虽然害怕,却在父母的鼓励下伸出胳膊,接种完后还能领到兰馨送的薄荷糖。她忽然明白,时代的变革,从来不是单一领域的突破,而是像这样,在财政、政务、民生、医疗等各个方面,用一个个实用的方法,一点点改善百姓的生活,让这个古老的王朝,在变革中焕发新的生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天花防治录》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拿起笔,在接种记录册的最后一页写下:“雍正十一年七月,京城牛痘接种试点成功,已培训医师五十人,接种百姓三百人,无一人出现意外。后续计划:八月推广至直隶,九月推广至江南,力争年底前,让全国百姓都能用上牛痘接种。”
她知道,这只是牛痘防治的开始,也是她推动时代变革的又一步。未来,她还会用更多现代知识,帮胤禛完善新政,从包衣之女到公共卫生的推动者,再到军政核心的参与者,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每一步都在为这个时代,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做着实实在在的事。而这份因意外交集开启的中西医学交流,也将成为她蜕变之路上,又一块重要的基石。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