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式记账法的推广(2 / 2)

王大人茅塞顿开,拿起表格就说:“对啊!之前只记‘山西交五万两’,没记谁押送、怎么运输,自然查不出问题!江姑娘,你这法子真是救了户部的急!我这就把户部的会计都叫来,你教教他们,以后户部就用这个方法记账!”

江兰爽快地答应了。接下来的半个月,她每天都去户部,教会计们用新记账法。户部的会计们,一开始还觉得 “太麻烦”,可练了几天就发现,新方法比之前的流水账省事多了 —— 之前需要十个人核对的账,现在三个人半天就搞定了,还查出了不少之前的 “糊涂账”:有个官员报的 “治河经费” 是两万两,可 “备注” 里写的 “买石料一万两”“雇工人五千两”,总支出只有一万五千两,差的五千两,一问才知道是官员私吞了,当即就把人抓了起来。

胤禛听说户部用新记账法查出了贪腐,还理清了账目,特意召江兰进宫。养心殿里,胤禛拿着户部用新方法记的账册,笑着说:“江兰,你这新式记账法,真是帮了朕的大忙!之前户部的账,朕看一眼就头疼,现在用你的方法记,每笔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不仅减少了贪腐,还能让朕清楚知道新政的税收用到哪了,为以后的财政改革打下了基础!”

苏培盛在一旁笑着说:“皇上说得是。内务府现在也用江姑娘的新方法记账,之前采买丝绸少了五匹的事,用新方法一查,就知道是运输的镖师私拿了,已经把人抓了,银子也追回来了,再也不用太监自己凑钱补亏空了。”

江兰躬身谢恩:“皇上过奖了,这只是个简单的记账法子,能帮到户部和内务府,能为新政出力,是臣的荣幸。其实民间的商号,也能用这个法子记账,这样不仅能减少错漏,还能让商家更清楚自己的收支,方便扩大生意,间接也能增加商税,为朝廷增收。”

胤禛点点头:“好!朕准了!你可以把这个新记账法推广到民间商号,内务府和户部也会派人帮忙,让更多商家用上,这样既能帮商家省事,也能帮朝廷理清税收,一举两得!”

消息传到瑞祥号时,江老实正在教江大宝写新记账法的表格。江大宝拿着笔,歪歪扭扭地写着 “进”“出”,笑着说:“爷爷,这个记账法真简单,我都会写!以后我帮爹记账,再也不会算错了!”

江王氏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笑着说:“兰丫头,你这法子不仅帮了朝廷,还帮了咱们家,以后大宝小宝都能学,咱们江家也能出个‘会记账的’!”

大嫂也凑过来说:“工坊的张婶听说了,也想让她儿子学,说以后帮工坊记账,之前工坊的布料账总错,用新方法记,再也不会错了。”

江兰喝着绿豆汤,看着家人欢喜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新式记账法看似只是个 “小事”,却能为新政的财政改革打下基础 —— 账目清晰了,贪腐就少了,税收就实了,新政推行就更顺了。而她,从包衣之女到 “新政智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每一步都在为这个时代的变革添砖加瓦。

六月初,内务府和户部联合发布了 “推广新式记账法” 的告示,在京城的各大商号、集市张贴。江兰还特意让瑞祥号印了 “记账表格样本”,免费发给小商家,教他们怎么用。不少商家用了之后,都跑来瑞祥号道谢,说 “新方法太好用了,再也不用为对账头疼了”。

一天晚上,江兰坐在灯下,看着案上瑞祥号、户部、内务府的新账本,心里满是感慨。她想起穿越前,在医学院学记账只是为了 “管理社团经费”,没想到在这个时代,竟能成为推动新政的 “小助力”。她忽然明白,时代的变革,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记账法、一个实用的护理方子、一个惠民的商业点子,就能一点点改变这个时代,让它变得更好。

“姐姐,你看俺画的表格!” 丫蛋拿着一张画满小格子的纸跑过来,纸上用彩笔写着 “进”“出”,还画了个小太阳当 “备注”,“俺明天要教学堂的同学,让他们也会记账!”

江兰摸了摸丫蛋的头,笑着说:“好,咱们丫蛋真棒!以后让更多人会用新记账法,让大家的账目都清清楚楚,日子也过得明明白白。”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案上的账本上,泛着柔和的光。江兰知道,新式记账法的推广,只是她助力新政的又一步。未来,她还会用更多现代知识,帮胤禛推进财政改革、完善民生政策,从包衣之女,一步步成为真正的 “时代变革者”,让这个时代,因为她的存在,变得更加公正、更加繁荣。

第二天一早,瑞祥号的门廊下,围满了来要 “记账表格样本” 的商家。江兰站在柜台后,一边发样本,一边教大家怎么填,看着商家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 —— 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时代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让百姓过得更好,让新政推行得更顺,让这个古老的王朝,在变革中焕发新的生机。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