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建立物流网络(1 / 2)

雍正八年十一月,京城的初雪刚给瑞祥号的青瓦覆上薄霜,天津分店的掌柜周福就冒着风雪冲进了京城总店 —— 他手里攥着一张湿透的货单,脸色比窗外的雪还白:“王掌柜,江姑娘,大事不好了!运去天津的两百块兰馨皂、五十条丝巾,在路上被车夫耽搁了三天,皂块受潮软成了泥,丝巾也被雪水浸得发皱,这可怎么跟客人交代啊!”

王瑞刚算完海外贸易的后续账,闻言猛地站起来,货单上 “损耗率八成” 的字样刺得人眼睛疼。他转头看向刚从工坊赶来的江兰,声音发颤:“江姑娘,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出问题了 —— 上回通州分店的香膏被镖师偷了两箱,再之前广州来的海外丝绸,因为车夫绕远路,晚到十天差点误了江南的订单。再这么下去,咱们的招牌都要被物流毁了!”

江兰接过货单,指尖划过 “受潮”“延误”“失窃” 的字样,心里清楚 —— 随着 “兰馨” 版图从京城扩展到天津、通州,再加上海外贸易的货物转运,之前依赖的零散车夫、临时镖师早已跟不上需求。这些人要么不认路,要么不可靠,有的甚至和土匪勾结,货物损耗、延误成了常态。要想稳住生意、支撑后续扩张,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网络,把运输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不能再依赖外人了。” 江兰把货单拍在桌上,眼神坚定,“咱们要建自己的物流 —— 找可靠的镖师护路,找熟路的车夫运货,画定固定路线,定好规矩,让每一批货都能按时、安全到地方。”

王瑞愣了愣:“建自己的物流?那得多少人、多少钱啊?镖师、车夫、驿站,哪一样不要花钱?”

“钱能赚回来,可招牌砸了就再也捡不回来了。” 江兰拿出纸笔,一边画框架一边说,“咱们分三步来:第一步,找可靠的人 —— 镖师从二哥认识的退伍兵里选,车夫从包衣聚居区找老实人;第二步,画路线 —— 把京城到天津、通州、广州的路线摸清,选最短、最安全的,设中转站;第三步,定规矩 —— 货物怎么交接、怎么保护,镖师车夫怎么算工钱,都写清楚,谁也不能含糊。”

这话刚说完,江柱子正好从军营回来 —— 他休假三天,本想回家看看,听说物流出了问题,立刻接话:“兰丫头说得对!我在沿海卫所认识十几个兄弟,都是去年打仗伤了腿退伍的,为人正直,还会些防身术,让他们来当镖师,保准靠谱。”

江老实也凑过来:“车夫俺去帮你找!南城包衣巷里,有不少汉子以前靠拉车糊口,因为没活干才去工坊做零工,他们知根知底,不会偷奸耍滑。俺还能帮着管中转站,守着货物交接,绝不出错。”

家人的支持让江兰心里一暖,她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二哥负责找镖师、教他们护货的本事;爹负责找车夫、选中转站地址;王掌柜负责算物流的成本、工钱;苏掌柜帮忙联系沿途的驿站,让他们给咱们的车队提供方便。咱们半个月内,把物流的架子搭起来!”

第二天一早,江柱子就去了城外的退伍兵聚居地。这里住着二十多个退伍兵,大多因伤退伍,家里日子过得紧。江柱子把招募镖师的事一说,还没提工钱,就有十五个人报名 —— 领头的叫赵强,以前是卫所的小旗官,打仗时救过战友,腿上留着疤,为人最是仗义:“江兄弟,俺们这些人,有力气没处使,能跟着你妹妹做事,护着货物走南闯北,比在家饿肚子强!”

江柱子带着十五个退伍兵回了京城,江兰特意在瑞祥号后院搭了个临时训练场,让赵强带着兄弟们练手 —— 不仅练拳脚防身,还教他们怎么护货:遇到颠簸路段怎么稳住车厢,遇到雨天怎么盖油布,遇到土匪怎么分工 —— 三人一组,两人护车,一人应对,既不恋战,又能护住货物。江兰还让春桃写了《镖师守则》,贴在训练场墙上:“一不私吞货物,二不绕路延误,三不酗酒误事,违者当即开除,永不录用。”

与此同时,江老实也在南城包衣巷找了二十个车夫。这些车夫大多是包衣妇女工坊里工人的家人,比如张婶的丈夫李大哥、李婶的儿子王小二,都是老实本分的汉子,拉了十几年车,熟悉京城到天津、通州的每一条路。江老实带着他们去看准备好的马车 —— 是江兰从车马行买的十辆新马车,车厢里铺着厚木板,还钉了防潮的锡箔纸,车辕上刻着 “兰馨物流” 四个字。“咱们这马车,比外面的结实,你们拉货的时候,要像护着自家东西一样护着货物,只要不出错,每月工钱比你们以前拉车多五十文!” 李大哥握着车辕,激动地说:“江老爹放心,俺们肯定好好干,不辜负江姑娘的信任!”

路线测绘是个细致活。江兰请了京城有名的舆图师,还让常跑天津、通州的老车夫跟着,一起走遍了每条可能的路线。从京城到天津,以前的老路要走五天,还得经过两段土匪常出没的树林;舆图师和老车夫一起找了条新路,走运河沿岸,不仅近了一天路程,还能靠水师的驿站接应,安全得多。江兰让人把路线画成详细的舆图,上面标着每段路的里程、休息的驿站、加水的地方,甚至连哪里有陡坡、哪里容易积水都标得清清楚楚,每个镖师和车夫都发了一份。

中转站的选址也很关键。江兰在京城东南的通州、天津城外的杨柳青、广州的十三行附近,各选了一处闲置的院落做中转站 —— 院落里有仓库、马棚、休息房,仓库里装着防潮的石灰、盖货的油布,马棚里备着草料,休息房里有热炕,镖师和车夫路过时能歇脚、换马。江老实主动请缨去通州中转站当管事,他带着两个包衣汉子,把仓库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在门口挂了 “兰馨物流中转站” 的木牌,每天早早起来检查仓库的门窗,生怕货物出问题。

管理制度是物流网络的核心。江兰和王瑞、江柱子、江老实一起,在护理坊熬了三个通宵,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制度:

货物交接制度:每批货出发前,车夫和发货掌柜要一起清点数量、检查包装,签字确认;到中转站后,中转站管事再清点,确认无误后签字,把货单寄回京城;到目的地后,收货掌柜最后清点,签字回传,形成 “发货 - 中转 - 收货” 的闭环,少一件、坏一件都能查到责任;

货物保护制度:香皂、香膏装在锡箔纸衬里的木箱里,箱底铺石灰,箱顶盖油布;丝绸装在樟木箱里,防蛀防潮;遇到雨天,镖师要帮忙盖油布,遇到颠簸路段,车夫要放慢速度,确保货物不受损;

工钱制度:镖师每月固定工钱两百文,每安全送一批货,加五十文奖金;车夫每月固定工钱一百五十文,按时送达加三十文奖金;中转站管事每月两百文,货物零损耗加四十文;若是货物丢失或损坏,按成本价赔偿,情节严重的开除;

安全制度:镖师随身携带短刀,遇到土匪先示警,若对方动手,以护货为主,不硬拼,同时派人去附近驿站报官;车队每天辰时出发,申时收工,不在夜间赶路,避免遇到危险。

制度定好后,江兰把所有镖师、车夫、中转站管事都叫到瑞祥号后院,逐条念给他们听,还让春桃把制度写在木牌上,挂在每个中转站和马车上。赵强代表镖师们说:“江姑娘,您放心,咱们一定按制度来,保证每批货都安全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