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手册初稿完成,江兰让团队成员每人读一遍,找不通顺、不好懂的地方。江丫蛋读 “预防消毒” 那部分时,指着 “井水加石灰消毒” 问:“姐姐,加多少石灰啊?加多了会毒死人的。” 江兰立刻补充:“每桶井水加指甲盖大小的石灰,搅拌均匀,静置半个时辰再喝。”
玲儿读 “诊断” 部分时,觉得 “多人发病” 的描述不够具体,江兰就改成 “同一屋檐下或同一村落,三日内出现三个以上高热、咳嗽的病患,就可能是传染病”,还加了 “发现后要立刻报给地方官” 的提醒。
第九天,手册终于定稿。江兰给它取名《传染病防治手册》,封面用红色字体写着 “救命手册,人人必读”,里面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怎么防”,讲少扎堆、勤消毒、强体质;第二部分 “怎么认”,讲传染病的典型症状、怎么区分普通病;第三部分 “怎么治”,讲不同传染病的护理方法、常用药方,还附了插图和百姓康复案例。
手册定稿的当天,胤禛就派苏培盛来取。苏培盛看着手册里的插图和白话文字,笑着说:“江诰命,这册子连俺都能看懂,地方百姓肯定能学会!皇上说,要是早有这册子,山东时疫也不会扩散这么快。”
江兰让春桃立刻抄录五十本,用驿站快马送往山东、江南、西北等易爆发传染病的地区,还附了一封 “推广信”,请地方官组织郎中、里正学习手册,再教给百姓。她还让护理坊的学员分成十组,去京城的八大坊市宣讲,现场演示艾草熏屋、戴口罩的方法,把手册里的内容讲给百姓听。
在南城坊市,江兰亲自演示 “戴布口罩”:“把棉布缝成方形,中间夹一层晒干的艾草,戴在嘴上,能挡住病菌,去集市、看病人时都要戴。” 卖菜的张婶试着戴了戴,笑着说:“江姑娘,这口罩戴着不闷,还能闻见艾草香,俺这就回去给家人做!”
山东兖州收到手册后,地方官立刻组织郎中学习。郎中李大夫照着手册里的 “生姜葱白薄荷汤” 给病患喝,三天后,高热的病患退了热;里正按 “隔离法” 把染疫者安置在村外的空屋,派专人护理,新增病例很快就少了。二十天后,兖州的时疫被控制住,地方官给江兰写来感谢信:“《传染病防治手册》救了兖州百姓,按手册法子,时疫死亡率仅一成,比去年流感还低!”
江南苏州也传来好消息 —— 当地按手册里的 “勤消毒” 方法,用艾草熏屋、井水加石灰,今年夏天没再爆发往年常见的 “暑疫”,百姓们都把手册当成 “救命书”,家家户户抄录一份,挂在墙上。
太医院的周院判,还把手册里的方法纳入了医官考核,要求所有医官必须掌握 “传染病预防三招”“诊断要点”,还说:“此手册补了清代传染病防治的空白,往后太医院要跟护理坊合作,每年更新一次,把新的传染病应对方法加进去。”
胤禛在早朝时,拿着《传染病防治手册》,对众臣说:“江兰编的这本手册,比十队兵马还管用!山东时疫、去年流感、前年痘疫,都是她的法子救了人。朕决定,让内务府刻印一万本,分发到全国各州县,让地方官、郎中、百姓都能学到防治之术!”
退朝后,胤禛单独召见江兰,把一本盖了 “皇帝之宝” 印玺的手册递给她:“这是朕的御览本,你在手册里写的‘预防为先、隔离为要、护理为本’,说得极好。往后传染病防治,就由你牵头,护理坊、太医院都听你调度。”
江兰接过手册,指尖触到鲜红的印玺,心里满是沉甸甸的责任。她知道,这本手册不仅是应对当下传染病的 “救命书”,更是为清代构建传染病防治体系的 “奠基石”。以前她只能在传染病爆发后应急,现在有了手册,百姓能提前预防,地方官能有序应对,这才是真正的 “治未病”。
回到护理坊,江兰把御览本的手册放在研究室的最显眼处,旁边摆着去年流感、前年痘疫的护理记录。春桃进来汇报:“姑娘,内务府已经开始刻印手册,预计下月就能发往全国;地方分坊也来信,说要把手册翻译成地方话,教给不识字的百姓。”
江丫蛋也跑进来,手里拿着新画的 “儿童传染病护理插图”:“姐姐,俺觉得手册里该加些小儿护理的内容,小孩抵抗力弱,更容易得传染病,俺这就画出来,下次更新手册时加上!”
江兰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想起穿越前的日子 —— 那时她在医院参与传染病防治,看着病患痛苦的样子,心里满是无力。而现在,在清代,她能用自己的知识,编写出一本能救万人性命的手册,能为这个时代的传染病防治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夜幕降临时,护理坊的灯还亮着。江兰和团队正在讨论 “手册更新计划”—— 打算每半年收集一次各地的传染病案例,把新的预防方法、治疗方子加进去,让手册始终跟上传染病的变化。灯光下,他们的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的不仅是文字,更是对百姓生命的敬畏,对传染病防治的执着,也是一个穿越者,在清代土地上,为时代变革筑起的一道 “健康防线”。
江兰知道,编写《传染病防治手册》只是她 “卷王之路” 的又一重要节点 —— 未来,她将带着这本手册,推动清代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建立,让更多百姓免受传染病之苦,为胤禛的新政 “稳固民生根基”,也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写下更具生命意义、更显责任担当的一笔。而那盏亮在研究室的灯,不仅照亮了眼前的手册修订稿,更照亮了这个时代百姓远离传染病、安居乐业的光明前路。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