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收获 “五品诰命”(2 / 2)

江柱子也红着眼圈,手里提着刚买的半斤猪肉 —— 他至今没敢娶亲,就怕自己的包衣身份耽误人家姑娘。“妹妹,皇上赏的府邸,咱们能进去看看吗?”

苏培盛笑着推开府邸大门:“江老爹、江大婶,快进去吧!这宅子是三进的,前院待客,中院住人,后院还有花园,内务府已经派了婆子和厨子来帮忙收拾。”

江丫蛋第一个冲进院子,先跑到后院的小花园,指着空着的菜地欢呼:“娘!这里能种您喜欢的青菜,还能种我上次说的太阳花!” 又跑到中院的正房,推开一扇门就喊:“姐姐!这间房给您住好不好?窗户大,能看到前院的玉兰!”

江王氏跟着女儿身后,摸着新刷的红漆门窗,哽咽着说:“这房子…… 比咱们以前住的草屋好一百倍。丫蛋,以后你就跟你姐姐住这儿,不用再挤在护理坊的小偏殿了。”

江石头的媳妇抱着小儿子,看着宽敞的正房,也笑着说:“爹,娘,咱们以后逢年过节,就能来这儿团聚了。石头,你以后也别总在码头扛活,跟着兰丫头在护理所帮帮忙,也能学些本事。”

江兰看着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 —— 她得的不仅是诰命和府邸,更是一家人团聚的温暖。江丫蛋拉着她的手,指着后院的角落:“姐姐,咱们在那儿搭个小棚子吧,以后我帮您晒护理用的艾草和棉布,还能教两个小侄子认草药。”

接下来的几日,江家搬新家的消息传遍了京城。内务府的工匠来修整宅子,江丫蛋就跟在后面,一会儿问 “这个木盆能不能用来泡草药”,一会儿又说 “窗户上要糊粉色的纸,好看”,惹得工匠们都笑她 “小姑娘心细”。

太医院的周院判送来 “济世仁心” 的匾额,江丫蛋自告奋勇,踩着小凳子帮忙挂匾额,还跟周院判说:“周大人,我以后也要跟姐姐学护理,帮百姓治病!” 周院判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丫头,有你姐姐的样子!”

搬家那日最是热闹,南城护理所附近的百姓们都来了,有送鸡蛋的,有送蔬菜的,还有个木匠做了个小木马,送给江丫蛋:“江姑娘,这木马给你玩,谢谢你姐姐救了俺家老爹。”

江丫蛋抱着木马,笑得合不拢嘴,还帮着春桃登记百姓送的礼物:“张大爷送了一筐鸡蛋,李奶奶送了两匹布…… 姐姐,这些东西咱们换成药材吧,护理所的艾草快用完了。” 江兰笑着点头:“就按丫蛋说的办,咱们一起帮更多人。”

晋封后的第三日,江兰带着江丫蛋,还有江老实、江王氏去慈宁宫谢恩。江丫蛋第一次见太后,却一点不怯生,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还把自己画的 “护理坊宫女教百姓擦身” 的画送给太后:“太后娘娘,这是奴婢画的,姐姐说要让更多人学会护理法子。”

太后接过画,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小人,笑得眼睛都眯了:“好丫头,跟你姐姐一样心善。哀家赏你一对银镯子,以后好好跟着你姐姐学,将来也做个能帮百姓的好姑娘。”

离开慈宁宫时,江丫蛋拉着江兰的手,小声说:“姐姐,我以后要像你一样,做个有本事的人,让爹娘和大哥二哥都为我骄傲。” 江兰摸了摸她的头:“丫蛋已经很厉害了,你帮着整理护理器械、教小宫女手法,都是在帮百姓。”

回到新府邸时,夕阳已把院子里的玉兰染成金色。江王氏在厨房做饭,江老实和江石头在修后院的篱笆,江柱子在帮着搬新到的护理书籍,江丫蛋则带着两个小侄子,在院子里教他们认草药:“这是艾草,能熏屋子;这是薄荷,能治咳嗽……”

江兰站在廊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份诰命不仅是她一个人的荣耀,更是全家人的期盼 —— 从码头草屋到南城府邸,从包衣奴才到五品诰命,她用现代护理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照亮了家人的生活。

夜色渐浓,江家的新府邸亮起了灯。江丫蛋坐在姐姐身边,一边帮着整理《工匠外伤护理补充册》的草稿,一边说:“姐姐,明天我还去护理坊吗?我想把新学的‘烫伤处理法子’教给宫女们。”

江兰点头,给妹妹递了杯温茶:“当然去,咱们还要一起把护理知识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像咱们家一样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落在姐妹俩握着的手上,也落在桌上的诰命圣旨上。江兰知道,获得五品诰命只是一个开始,往后她要带着家人的期盼、百姓的信任,继续在护理领域深耕,参与新政的民生决策,让现代护理知识在清代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为自己从穿越者到时代变革者的蜕变,写下更坚实的篇章。而身边这个叽叽喳喳的小妹,也会跟着她一起成长,成为护理事业里最温暖的一抹亮色。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