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 > 第74章 培养护理坊专属专业讲师

第74章 培养护理坊专属专业讲师(2 / 2)

第二节课教 “教具运用”。江兰拿出之前做的 “胎儿模型”“骨折布偶”,对玲儿说:“你讲胎位不正时,别只说‘头位、臀位’,要拿着模型指给学员看,哪个是头,哪个是臀,转位时怎么用力,这样学员才看得见、学得会。” 玲儿试着用模型讲课,边演示边说:“臀位时,胎儿的屁股朝下,要顺时针按摩腹部,把屁股转到上面,头自然就朝下了。” 在场的预备讲师都看明白了,连之前没学过产科的婉儿都懂了。

第三节课重点练 “应对突发”。江兰模拟 “课堂混乱” 场景 —— 让几个宫女突然站起来提问,有的问 “产后乳胀没通乳草怎么办”,有的问 “蒸汽吸入时铜壶坏了怎么弄”。婉儿起初慌了,说话都结巴,江兰连忙提醒:“先稳住阵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答,答不上来别慌,说‘我记下来,课后问江兰姑娘’,别瞎编。” 婉儿调整后,重新应对:“没通乳草可以用温毛巾热敷,铜壶坏了可以用陶罐代替,课后我再跟姑娘确认细节。” 江兰笑着点头:“诚实比硬撑好,讲师也要有‘不懂就问’的态度。”

培训到第五日,玲儿率先迎来 “实战考核”—— 独立给新宫女讲 “产后护理”。她提前一晚跟江兰核对流程,还把要点写在小本子上。上课时,她拿着 “产后卧床模型”,边演示边讲:“产后三日要勤换恶露棉布,每次换前用温水洗手,棉布要煮过消毒,别用手碰内侧。” 有宫女提问:“要是主子产后怕冷,不敢用温水擦身怎么办?” 玲儿立刻回答:“可以把温水加热到不烫手,擦身时快擦快裹,别让主子着凉,擦完喝碗姜茶驱寒。”

江兰坐在后排听课,看着玲儿从容应对,心里满是欣慰 —— 这姑娘从最初紧张忘词,到如今能独立授课,进步比她预想的还快。课后,新宫女们围着玲儿问这问那,玲儿都耐心解答,小莲和婉儿也凑过来,小声请教:“玲儿姐,你怎么应对得这么快?” 玲儿笑着说:“多记案例,多练应对,姑娘教的‘以不变应万变’,真管用。”

小莲的第一次实战是讲 “小儿积食”。她没像玲儿那样用模型,而是带了山楂、麦芽实物,边煮水边讲:“山楂要选红透的,麦芽要炒过,各抓一把,煮半个时辰,滤掉渣,每次喂一勺,一日三次。” 她还让学员亲手抓药材,感受分量:“你们看,这么多就是一把,别多放,放多了酸得孩子不爱喝。” 学员们学得认真,连之前总学不会的宫女都点头:“这么一看,我就知道该放多少了!”

婉儿则擅长讲 “心理护理”。她给宫女们讲 “陪生病主子说话” 时,举了自己伺候太妃的例子:“太妃生病时总说‘活着没意思’,我没劝她‘别愁’,而是跟她聊年轻时在御花园赏花的事,太妃越说越开心,病也好得快。” 听得宫女们连连感叹:“原来陪话还有这么多门道,不是光说‘快好’就行。”

随着三位讲师逐渐熟练,江兰的担子轻了不少 —— 她不用再每日亲授基础课,只需每周抽查讲师的授课记录,解答他们遇到的难题。有次玲儿遇到 “学员实操总出错” 的问题,江兰教她 “分组练习 + 一对一指导”:“把学员分成五人一组,每组选个组长,你先教组长,再让组长带组员,最后你再抽查,效率高还能保证质量。” 玲儿按法子试了,果然效果显着,学员的实操合格率从七成提到了九成。

护理坊的变化很快传到各宫。钟粹宫的掌事宫女特意来护理坊,笑着对江兰说:“姑娘,您培养的讲师太厉害了!玲儿姑娘给我们宫教的‘产后护理’,比之前您亲授的还细,我们宫的小阿哥现在长得白白胖胖,连太医都夸护理得好!” 翊坤宫的丽嫔也派人送来点心,说 “婉儿姑娘教的‘心理护理’,让本宫生病时心情好了不少,这点心给讲师们尝尝”。

甚至太医院的周院判都来观摩讲师授课,看完小莲讲 “哮喘蒸汽吸入法” 后,忍不住称赞:“小莲姑娘讲的药材分量、煮水时间,比太医院的医书还清楚!往后太医院培训医徒,都可以借鉴你们的授课法子。”

培训满一个月时,江兰在护理坊举办了 “讲师结业礼”。她给玲儿、小莲、婉儿每人颁发了一块 “护理讲师” 木牌,上面刻着她们的名字和 “宫廷护理坊” 字样。“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护理坊的正式讲师,不仅要教宫内宫女,往后民间推广护理知识,你们还要当‘老师的老师’,教民间的助产士、工匠护理法子。”

玲儿接过木牌,眼眶泛红:“姑娘,谢谢您!若不是您培养,奴婢这辈子都成不了讲师。奴婢定好好教,不辜负您的期望!” 小莲和婉儿也连连点头,手里的木牌虽不贵重,却比任何赏赐都让她们珍视。

结业礼后,江兰站在护理坊的窗前,看着讲师们带着新学员实操,心里满是踏实 —— 她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支能扛事的核心团队。之前她总担心 “护理知识传播太慢”,如今有了讲师,不仅宫内的护理需求能及时满足,民间推广也有了底气。

春桃捧着刚统计的 “护理坊传播数据” 进来:“姑娘,您看!这月咱们教了八十个新宫女,比上月多了三十个;各宫的护理需求函少了一半,都是讲师们提前教了;还有黄河清淤营地,说等开春就请咱们派讲师去教工匠外伤处理!”

江兰接过数据,看着上面 “讲师授课满意度九成”“新宫女实操合格率九成五” 的字样,笑着点头:“太好了!咱们再培养几批讲师,把产科、儿科、外伤、老年护理的专项讲师都配齐,往后护理坊就能自主运转,我也能有更多精力推进民间手册和工匠护理。”

窗外的冬阳透过窗棂,洒在 “护理讲师” 的木牌上,泛着温暖的光。江兰知道,培养讲师不仅是解决当下分身乏术的困境,更是为了构建一套 “可复制、可传播” 的护理体系 —— 从宫廷到民间,从宫女到工匠,只要有讲师在,护理知识就能源源不断地传播下去。这不仅是她 “卷王之路” 的又一步,更是她从 “亲力亲为的护理者” 向 “体系化的健康变革推动者” 蜕变的关键。

而此刻,护理坊的讲师们还在忙着授课:玲儿在教新宫女调整胎位,小莲在演示山楂麦芽水的煮法,婉儿在跟学员聊心理护理的技巧。她们的声音、学员的提问声、教具的碰撞声,交织成一首充满生机的歌,预示着护理知识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最终惠及更多人 —— 这正是江兰穿越而来的初心,也是她写给这个时代最温暖的答卷。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