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护理知识的 变现”(2 / 2)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跟您保证,要是手册卖不出去,您可以退给我,我全额退款;要是卖得好,下次印我再给您便宜一文,算十四文一本。”

刘掌柜看着江兰诚恳的眼神,又翻了翻手册里的插图,心里有了主意:“行!姑娘爽快,我先拿五十本试试。要是卖得好,下次我再跟您要一百本!”

江兰心里一喜,连忙让春桃把五十本手册搬到仁心堂的柜台后,还特意教伙计怎么推荐:“有人买治疗腹泻的药材,就说‘这手册里有腹泻怎么护理,不用总吃药’;有人买治疗烫伤的药膏,就说‘手册里教怎么冲冷水,能让烫伤好得快’。”

接下来的三日,江兰每天都让春桃去仁心堂打听销量。第一日卖了八本,第二日卖了十二本,第三日竟卖了十五本!春桃回来时,手里攥着一串铜钱,笑得合不拢嘴:“姑娘!刘掌柜说,买手册的百姓都说好用!有个大娘买了手册,按上面的法子治好了孙子的腹泻,还带了好几个邻居来买;还有个工匠买了手册,说要带回去给工友们看!刘掌柜还说,让咱们再送五十本过去,之前的五十本快卖完了!”

江兰接过铜钱,指尖触到冰凉的铜板,心里满是激动 —— 这是她第一次靠护理知识赚到钱!一串铜钱虽不多,只有七百五十文(五十本 x 十五文),却比她之前拿的任何赏赐都让她开心。她数了数,留下三百文给护理坊买教具(之前的布偶有些旧了,要做新的),剩下的四百五十文,让春桃给康复院的老宫女们买些点心 —— 她们在痘疫期间辛苦了,也该好好补补。

“姑娘,咱们这就去文兴堂印下一批?” 春桃眼里满是期待。

“不急。” 江兰笑着摇头,拿起一本手册,翻到 “感冒护理” 的章节,“咱们先改改手册 —— 百姓说感冒的法子太少,咱们再加‘生姜红糖水’‘葱白煮水’的方子;还有工匠们说砸伤的法子不够细,咱们再加上‘不同部位砸伤的固定法’,比如手臂砸伤怎么绑,腿砸伤怎么绑。改完再印,这样手册更实用,卖得会更好。”

春桃连连点头:“姑娘想得真周全!这样百姓肯定更愿意买了!”

接下来的日子,江兰一边改手册,一边跟文兴堂定了第二批两百本的印刷,还跟仁心堂的刘掌柜约定,下次送手册时,顺便给药铺的伙计做次简单的护理培训,教他们怎么给百姓演示手册里的法子。

苏培盛听说手册卖得好,特意来护理坊道喜:“姑娘,皇上知道你印手册帮百姓,还赚了钱,笑着说‘江兰这丫头,不仅会治病,还会做生意’!老奴看啊,你这手册要是推广到江南、通州,肯定能赚更多!”

江兰心里一动 —— 苏培盛说得对,京城只是开始,江南漕运的船员、黄河清淤的工匠、通州码头的苦力,都需要护理知识。要是能把手册卖到这些地方,不仅能帮更多人,还能赚更多钱;有了钱,就能印更多手册,甚至开个小作坊,专门生产护理用的艾草膏、消毒用的烈酒,再卖给百姓和工匠,形成一个 “护理知识 + 护理用品” 的小产业链。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一颗种子,在江兰心里扎了根。她想起穿越前学的《市场营销》知识,要是能把现代的营销思路用到清代 —— 比如在手册里印上药铺的地址,让药铺帮着宣传;比如给买手册的百姓送一小包艾草,吸引他们复购;比如跟新政的工匠营地合作,给工匠们批量送手册和护理用品,既能帮新政减少工匠伤病,又能扩大销量。

腊月初十的清晨,江兰拿着改好的手册草稿,站在护理坊的窗前,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手里的手册不再只是一本 “救人的书”,更成了她 “商业布局” 的起点。她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心里默默念道:“外婆,我不仅能用护理知识救人,还能让知识生钱,以后我要帮更多人,让更多人能用上便宜、好用的护理法子。”

文兴堂的王掌柜很快就刻好了第二批手册的木版,这次的插图更细致,内容也更全,还加了 “百姓问答” 的章节,比如 “小孩半夜哭闹怎么办”“老人腿抽筋怎么缓解”。江兰带着两百本手册去仁心堂时,刘掌柜特意留了最好的柜台位置,还贴了张红纸,上面写着 “百姓护理手册,三十文一本,一学就会”。

百姓们围在柜台前,你一本我一本地买,还有人拿着手册问伙计:“这上面的山楂麦芽水,真能治积食?” 伙计笑着点头:“前几天王大娘买了一本,她孙子喝了两天就好了,还带了好几个邻居来买呢!”

江兰站在一旁,看着百姓们拿着手册开心的样子,又看了看刘掌柜递来的三千文铜钱(两百本 x 十五文),心里满是踏实。这三千文虽不多,却让她真切地意识到:知识不仅能救命,还能生钱;不仅能在宫廷里发光发热,还能在民间生根发芽。

离开仁心堂时,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京城的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江兰手里攥着铜钱,心里规划着下一步 —— 先把手册推广到通州码头和江南漕运,再跟内务府商量,能不能用赚来的钱买些艾草、石灰,免费送给黄河清淤的工匠;等积累了更多钱,就开个小作坊,专门生产护理用品,让更多百姓用得上、用得起。

她知道,护理知识的 “变现” 只是开始,往后她要走的路还很长 —— 既要守护宫廷和民间的康健,又要通过商业布局助力新政民生,让现代护理知识在清代的土地上,不仅能救死扶伤,还能成为推动时代变革的小小力量。而她从包衣之女到 “知识变现先行者” 的蜕变,也在这一本本手册、一串串铜钱中,变得愈发清晰、愈发坚定。

回到护理坊时,春桃正等着她,手里捧着刚做好的新布偶 —— 布偶上画着 “骨折固定”“烫伤冲洗” 的图案,是给下次护理培训准备的。“姑娘,刘掌柜说下次要印五百本,咱们要不要再多加点内容?”

江兰接过布偶,笑着点头:“加!咱们再加‘产妇护理’的简化版,比如‘产后怎么煮小米粥’‘怎么给婴儿换尿布’,百姓肯定用得上。对了,春桃,你跟我一起学算账,以后咱们的手册卖得越多,账目也得越清楚,可不能出岔子。”

春桃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奴婢遵旨!定好好学,帮姑娘管好账目!”

窗外的阳光透过薄霜,洒在手册和布偶上,暖融融的。江兰知道,新的挑战还在等着她 —— 刻版的成本、药铺的合作、手册的改编,每一步都需要用心;可她也相信,只要坚持把 “实用” 放在第一位,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护理知识的 “变现” 之路,定会越走越宽,而她的 “卷王之路”,也会在这一步步的实践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