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卫生改革推向全宫(1 / 2)

夏末的养心殿总飘着淡淡的龙涎香,可今日这香气里,还掺了几分艾草的清苦 —— 苏培盛捧着太医署的季度账本,指节因用力捏着纸页而泛白,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欣喜:“皇上,奴才刚核完账!这季度御前区域的药材支出仅三两五钱,比去年同期少了整整四成!宫女缺勤率从每月三成降到一成,连负责御前诊治的李太医都跟奴才说,‘这俩月鲜少有人因秽气染腹泻、生红疹,比往年清净多了’!”

胤禛放下手中的江南漕运奏报,指尖在账本 “六月御前就诊:腹泻 2 人、红疹 1 人” 的记录上轻轻划过 —— 去年同期这两项数字还是 10 人和 8 人。他抬眼看向阶下候着的江兰,石青色宫装衬得她身姿挺拔,腰间的象牙腰牌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赞许:“江兰,你在御前推的‘水缸迁移、垃圾分类’,果然是实在法子。既省了药材,又让宫人少遭罪,这才是新政‘开源节流’该有的样子。”

江兰躬身行礼时,裙摆扫过金砖地面,发出轻细的声响。她早有准备,从袖中掏出一卷素色纸册,双手呈上:“回皇上,御前试点只是开端。奴才已对照全宫舆图,拟了份《宫廷卫生规范》草稿 —— 若能推行全宫,清理各宫秽气、规范排污、定期消毒,不仅能让全宫康健,更能让后宫少生事端,让皇上专心处理新政要务。”

胤禛接过纸册,指尖拂过 “秽水沟远离生活区”“厕所定期熏艾” 等字样,眉头渐渐舒展。他转头对苏培盛说:“传朕的明黄圣旨,着江兰总领全宫卫生改革,内务府调拨工匠、石灰、艾草;太医院配合提供消毒药材;各宫主位需全力配合,凡推诿不办者,交内务府按宫规问责!”

苏培盛连忙应下,转身去传旨时,特意给江兰递了个赞许的眼神 —— 这丫头总能把事想到皇上心坎里,连 “助新政” 的由头都找得恰到好处。

拟定规范的三日内,江兰的偏殿几乎成了 “议事厅”。内务府营造司的王管事拿着秽水沟图纸,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江兰姑娘,您这‘秽水沟宽三尺、深两尺’的要求太高了!储秀宫宫墙根下全是石头,挖下去怕塌了宫墙;景仁宫靠近老太妃的寝殿,动工动静太大,太妃定会怪罪!”

江兰早去各宫踩过点,闻言拿出舆图,指着储秀宫区域:“王管事放心,储秀宫那段我看过,石头只在表层,挖两尺就到软土,我已让苏公公调了黄河清淤的工匠,他们擅长处理硬土,半日就能挖通;景仁宫那边,咱们分两段挖,离太妃寝殿近的那段用‘浅沟 + 陶管’,陶管埋在地下,动静小,还能导污水。”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工期,咱们分宫推进,先挖御膳房、太监房这些人多的地方,再挖各宫嫔妃住处,半月内定能完工 —— 皇上说了,若逾期,咱们都得去内务府领罚。”

王管事看着舆图上标注的 “陶管位置”“工匠分工”,又想起圣旨上的 “问责” 二字,终究没敢再反驳,连忙点头:“姑娘考虑周全,奴才这就去安排!”

太医院的周院判来得更晚,手里攥着《黄帝内经》,语气带着几分固执:“江兰姑娘,《内经》云‘秽气乃邪风入体’,需用汤药调理,你这‘扫院子、挖水沟’的法子,恐难除根。再说石灰粉性烈,撒在宫里伤了花草怎么办?”

江兰没跟他辩医理,只是让春桃端来两碗水 —— 一碗是从景仁宫井里打的,水面飘着细小杂质;一碗是御前净化后的井水,清澈见底。“周院判您看,景仁宫的井水离厕所近,秽气渗进去,宫人喝了就腹泻;御前的井离厕所远,又常刷水缸,就少有人生病。” 她又拿出太医署的账本,“去年夏季,全宫因腹泻就诊的有五十六人,御前试点后,今年只二十四人 —— 这不是邪风,是秽气没除干净。至于石灰粉,我已在规范里写了‘避开花草三尺撒’,不会伤了宫苑景致。”

周院判盯着两碗水的差别,又翻了翻账本上的数字,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反驳,只是闷声道:“若真能少些病患,太医院愿配合。”

规范推行的第一日,江兰就遇到了 “硬茬”。景仁宫的掌事宫女玉珠拦在院门口,语气带着几分强硬:“江兰姑娘,我们太妃年事已高,最怕吵闹,每月大扫除动静太大,恐惊了太妃,这事我们办不了!”

江兰跟着玉珠走进景仁宫,老太妃正靠在廊下的藤椅上打盹,旁边摆着一碗刚凉透的参汤。她放轻脚步,蹲在太妃身边,声音放柔:“太妃娘娘,奴才知道您怕吵,所以把大扫除的时间改到您午睡后,宫女们用软布包着扫帚,扫的时候轻手轻脚,不会扰了您;秽水沟也挖在离寝殿最远的西角,动工前会用屏风挡着,您连声音都听不见。”

老太妃缓缓睁开眼,看着江兰手里的软布扫帚 —— 布是用江南的细棉布缝的,裹在扫帚上确实能减少扬尘和噪音。她又瞥了眼院角堆积的垃圾,皱了皱眉:“这院子是该扫了,总飘着股馊味。你看着办吧,别吵着哀家就行。”

玉珠见太妃松口,也没了底气,连忙点头:“姑娘放心,我们定按规范来!”

储秀宫的抵触更实在 —— 宫女少,要管三位主子的起居,还要搞卫生,根本忙不过来。掌事宫女玲儿红着眼圈说:“江兰姑娘,我们宫里连洒扫的宫女都只有五个,既要伺候主子穿衣吃饭,又要刷水缸、倒垃圾、挖水沟,实在忙不过来啊!”

江兰跟着玲儿转了一圈,储秀宫的院子确实杂乱,墙角堆着换下来的旧被褥,水井边还沾着剩菜叶子。她想了想,对玲儿说:“我跟内务府说,给你们加两个杂役,专门负责挖水沟、倒垃圾;至于刷水缸,你们可以趁主子晨起梳妆后再刷,每天刷一个角,五天就能刷完,不用一次性忙完。” 她还教玲儿 “分工法”:“早晨两个宫女伺候主子,两个刷水缸,一个倒垃圾;午后三个宫女伺候主子,两个跟着杂役挖水沟 —— 这样既不耽误伺候,也能把卫生做好。”

玲儿按着法子试了一日,果然不忙乱了,晚上特意来跟江兰道谢:“姑娘的法子真管用!我们今天不仅刷了半个水缸,还倒了三车垃圾,主子都说院子清爽多了!”

最棘手的是翊坤宫的丽嫔。她听说要挖秽水沟,直接把江兰拦在殿外:“本宫这翊坤宫刚种了新的牡丹,挖水沟会伤了花根!这事没得商量!”

江兰早有准备,让春桃端来一盆牡丹 —— 是从御花园移栽的,根须上还带着土。“娘娘,您看这牡丹的根须,只在表层两寸,秽水沟挖在三尺外,不会伤根;而且挖沟时会用木板挡着土,挖完后还能给牡丹培新土,比现在长得还旺。” 她又补充道,“若是不挖水沟,雨水把污水冲到牡丹根下,反而会烂根。”

丽嫔看着盆里的牡丹,又想起去年刚种的月季就因污水烂了根,终究松了口:“那你可得保证不伤我的牡丹!”

为确保规范落地,江兰请苏培盛牵头,组成了 “巡查队”—— 每周三、周六辰时巡查各宫,拿着 “卫生评分表” 打分,分 “优、中、差” 三等,差的要返工,连续两次差的,掌事宫女要被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