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学习满语的必要性(2 / 2)

这句话音节简短,江兰的第一反应就是 “炭火” 相关 ——“ho” 是炭火,“dasaha” 是 “添” 的意思(前几日魏公公刚教的动词)。她没有犹豫,也没有像上次那样愣神,而是快步走到外间,提着炭筐轻步回到内间,动作熟练地往炭盆里添了三块银霜炭,还特意用炭夹将旧炭拨匀,让新炭能更快燃烧。

“你听得懂满语?” 胤禛突然抬头,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明显的意外。他刚才说 “ho dasaha”(添炭火),本是随口吩咐,没指望江兰能听懂 —— 之前马齐在时,她连 “ho” 都不知道,不过几日,竟能立刻反应过来。

江兰添炭的手顿了顿,连忙躬身回话,语气带着几分谦虚:“回皇上,奴才前几日跟魏公公学了些基础满语,刚好听懂了‘添炭火’的吩咐,若是有发音不准的地方,还请皇上指正。”

“哦?魏公公教你的?” 胤禛放下笔,指尖轻轻敲击御案,目光里的意外渐渐变成了认可,“学了几日?”

“回皇上,七日。”

“七日就能听懂简单指令,倒是学得快。” 胤禛的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目光扫过她腰间的腰牌,又落回满文奏报上,“这满文垦荒奏报里,提到东北垦荒的‘牛录’数量,你知道‘牛录’用满语怎么说吗?”

江兰心里一紧 ——“牛录” 是满族的军事编制单位,魏公公没教过,可她记得整理满文奏报时,见过 “niru” 的发音标注。她犹豫了片刻,还是小声回道:“回皇上,奴才…… 奴才在奏报上见过‘niru’的标注,想来是‘牛录’的满语说法。”

“不错,是‘niru’。” 胤禛点了点头,语气比刚才更温和,“往后你整理满文奏报时,若是遇到不懂的词汇,可以问魏公公,也可以来问朕。新政涉及不少满蒙事务,懂些满语,对你帮朕整理奏报有好处。”

“谢皇上恩典!奴才定当用心学,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江兰躬身道谢,后背已沁出薄汗 —— 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激动。胤禛的这句话,不仅是对她满语学习的认可,更是默许她接触更深的满文新政事务,这比任何赏赐都让她踏实。

退出内间时,苏培盛正站在屏风旁,见她出来,悄悄比了个 “好” 的手势,眼里满是赞许。“我听说你听懂皇上的满语指令了?” 苏培盛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兴奋,“魏公公刚跟我说,你学满语比谁都用心,连夜里都在背词汇,果然没白费功夫。”

“都是托公公的福,帮奴才找了好老师。” 江兰笑着回话,心里满是暖意 —— 苏培盛的扶持、魏公公的指点、自己的努力,终于让她突破了满语这个短板。

当日傍晚,江兰回到东偏院,看着墙上贴满的粗布纸条,伸手摸了摸 “ho” 的纸条,又摸了摸胸口的墨玉佩 —— 外婆曾说 “兰兰学东西快,只要用心,没有学不会的”,如今在这雍正朝,这句话依旧管用。她从布包里掏出满语笔记,翻开新的一页,写下 “niru(牛录)”“dergi(树)” 等新学的词汇,还在 “niru” 旁画了个小旗帜(代表军事编制),心里默默盘算:接下来要学满文奏折的专业词汇,比如 “火耗归公(huohao gui gong,满语需音译 + 意译,她暂时记为‘huohao gggun’)”“摊丁入亩(tandg ruu,暂记为‘tan dg u’)”,这样才能真正帮皇上处理新政事务。

夜里,宫灯的暖光映在满语笔记上,江兰还在背诵新学的词汇。院中的石榴树在风里轻晃,花瓣落在窗台上,带着淡淡的清香。她想起白日胤禛的认可,想起魏公公的夸奖,心里愈发坚定:满语只是第一步,往后还要学更多本事,比如满文书写、满蒙事务常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新政的核心,帮皇上推进火耗归公、摊丁入亩,也让家人彻底摆脱包衣身份。

次日清晨,江兰刚走进养心殿,就见魏公公在文书房等她,手里拿着一本满文小册子:“这是《满语常用指令集》,你拿去看,里面有不少御前常用的句子,对你当差有帮助。”

江兰接过小册子,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心里暖暖的:“谢魏公公!奴才定当好好研读!”

“你不用谢我,是皇上让我给你的。” 魏公公笑着说,“皇上还跟我说,若是你学得快,往后可以让你帮忙整理满文奏报的摘要,用汉语标注关键信息,方便皇上查阅。”

江兰心里一震 —— 这意味着,她的满语能力已得到皇上的认可,即将参与到满文新政奏折的处理中,离新政核心又近了一步。她躬身道谢后,捧着小册子走到文书房,翻开第一页,“ho dasaha(添炭火)” 的字样映入眼帘,旁边还有魏公公用汉语写的注释。她想起七日前听不懂 “ho” 的窘迫,再看如今能看懂简单句子的自己,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 在这雍正朝的御前,只要肯用心,再大的短板都能变成进步的阶梯。

内间传来胤禛翻奏折的声音,江兰深吸一口气,捧着刚整理好的满文奏报轻步走进去。这次,她的目光扫过满文标题时,不再是全然的陌生,而是能认出 “bithe(奏折)”“niru(牛录)” 等词汇。她将奏报轻轻放在御案旁,用刚学的满语轻声道:“bithe deo,皇上。”(递奏折,皇上。)

胤禛抬头看了她一眼,眼里满是笑意,用满语回道:“yasui(好)。”

这简短的对话,像一道暖流,瞬间淌过江兰的心底。她知道,学习满语的必要性,不仅在于突破沟通障碍,更在于获得了参与新政的 “入场券”。往后,她会继续用现代的学习方法,高效掌握满语,为推进新政、实现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窗外的蝉鸣依旧,却不再显得聒噪,反而像为她的进步奏响的序曲,伴着满文奏折的墨香,在养心殿内久久回荡。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