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帮人治伤,没收过什么好处吧?” 苏培盛又问,语气里多了几分探究 —— 宫里的人,大多趋炎附势,若是江兰借着治伤的本事索要好处,那品性就不值得留意了。
“没有,没有!” 刘嬷嬷连忙摇头,“江兰这丫头心善,帮人治伤都是白帮忙,丫头们过意不去,给她送点窝窝头或者咸菜,她也只收一点点,从不多要。上次林巧好了之后,奴才想给她送些布料,她也推辞了,说只是举手之劳。”
苏培盛点了点头,心里对江兰的印象又深了几分。他伺候胤禛多年,最清楚主子的喜好 —— 胤禛厌恶趋炎附势、贪图小利的人,反而欣赏踏实、心善、有真本事的人。江兰既识字能做事,又懂治伤,还品性端正,这样的人,若是能用好了,说不定能帮上主子的忙。
“这丫头平日里跟其他宫女相处得怎么样?有没有人说她闲话?” 苏培盛继续问,他要了解得全面些,才能判断这丫头是否值得留意。
“相处得都好。” 刘嬷嬷笑着说,“刚开始有几个丫头说她装神弄鬼,后来见她真能治伤,还帮了不少人,也就没人说了。现在杂役房的丫头们都很敬重她,要是手上有个小伤小痛,都愿意找她帮忙。”
苏培盛沉默了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划着,心里渐渐有了盘算。江兰识字,能处理文书;懂治伤,能应对小病痛;性子沉稳,不卑不亢 —— 这样的人,若是留在杂役房,未免可惜。主子平日里勤政,常常熬夜处理奏折,身边的人偶尔也会有个小伤小痛,若是把江兰调去书房当差,既能帮忙整理文书,又能在需要时处理小伤,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只是,他没有立刻做决定。主子用人向来谨慎,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贸然举荐,反而会让主子觉得他考虑不周。他得再留意些时日,看看江兰在书房的表现,若是真如刘嬷嬷所说那般踏实能干,再跟主子提也不迟。
“嗯,我知道了。” 苏培盛站起身,将茶杯放在桌上,“这丫头既然识字,又能干,你平日里多照看些,别让她受了委屈。若是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及时跟我通个气。”
刘嬷嬷心里一喜,连忙躬身应道:“是,奴才记下了!多谢苏公公关照!” 她知道,苏培盛这话,意味着江兰已经被主子身边的人留意到了,以后在杂役房,江兰的日子会好过很多,连带着她这个管事,也能沾些光。
苏培盛没再多说,转身往屋外走。刘嬷嬷连忙跟在后面,送他到杂役房门口。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脸上,苏培盛却没在意,心里还在琢磨江兰的事 —— 一个包衣出身的宫女,既有识字的本事,又懂治伤,还能在帝王面前保持冷静,这样的人,绝不是池中之物。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能成为主子推行新政时的助力,哪怕只是处理些杂务,或是应对些小病痛,也是好的。
他沿着青石板路往正院走,路过书房时,特意往里面看了一眼。江兰正伏案登记书信,笔尖在纸上划过,动作专注,阳光落在她的侧脸上,竟透着几分平静的笃定。苏培盛的脚步顿了顿,心里有了主意 —— 他不着急跟主子提,先让吴嬷嬷多安排些书房的差事给江兰,看看她的能力到底如何。若是她能一直保持这份沉稳和细致,再适时举荐,才是稳妥之举。
回到正院时,胤禛刚处理完河南垦荒的奏折。见苏培盛回来,便问:“种籽的事安排妥了?”
“回主子,妥了。钦天监的人已经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就随送种籽的人去河南。” 苏培盛躬身回话,没有提及方才去杂役房的事 —— 他知道,主子此刻心思都在新政上,若是贸然提一个宫女,反而会分散注意力,不如等有合适的时机再说。
胤禛点了点头,拿起另一本奏折,却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书房的书信登记得怎么样了?没出什么错吧?”
“回主子,吴嬷嬷说江兰登记得很细致,书信分类清晰,内容概要也没漏记,都妥当了。” 苏培盛连忙回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平淡,像是只是随口汇报。
胤禛 “嗯” 了一声,没再追问,继续翻看奏折。苏培盛站在一旁,心里却暗自记下 —— 主子虽没多问,却也关注着书房的事,以后江兰在书房的表现,更要多留意。
傍晚时分,苏培盛再次路过杂役房。院子里的宫女们已经收完了衣物,正围着灶台准备晚饭。他远远看见江兰蹲在灶台边,帮着春桃煮艾草水,春桃坐在旁边,手里拿着针线缝补布衫,两人低声说着话,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没有丝毫谄媚,也没有半点张扬,就像寻常的姐妹一样。
苏培盛的目光在江兰身上停留了片刻,转身往回走。寒风依旧吹着,可他心里却有了几分了然 —— 这个江兰,不仅有本事,品性也端正,这样的人,值得留意。他决定,以后多关注杂役房的动静,尤其是江兰的情况,若是有合适的机会,便向主子举荐,说不定能为新政添个有用的人手。
回到自己的住处,苏培盛坐在桌前,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下 “江兰” 二字,旁边又添了 “识字、会治小伤、性子沉稳” 几个字。他看着纸上的字,若有所思 —— 在这深宅大院里,有本事的人不少,可既有本事又能保持本心的人却不多。江兰能在杂役房里默默积累口碑,在书房里细致做事,在帝王面前冷静应对,这样的人,或许真能走得更远。
他将纸折好,放进抽屉里,心里盘算着 —— 等河南番薯试点有了消息,或是书房有更重要的文书需要整理时,再跟主子提江兰,那时主子或许会更愿意给她机会。毕竟,新政推行需要踏实的人,江兰的这份踏实和能力,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夜色渐深,王府里的灯笼渐渐亮起,淡淡的光晕在青石板上投下温暖的影子。苏培盛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杂役房的方向,心里默默想着:江兰,你可别让我失望啊。若是真有本事,我便帮你一把,让你有机会在主子面前展露才华,也算是为新政做件实事。
他知道,自己这留意,或许会改变一个宫女的命运,也可能为新政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在这雍正元年的寒冬里,一切都在悄然变化,而江兰这个不起眼的包衣宫女,或许会成为这场变革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关键角色。苏培盛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转身回到桌前,开始整理明日需要呈给主子的奏折清单 —— 他要做的,就是为主子留意每一个可用之人,为新政铺平道路,而江兰,就是他近期发现的,最值得期待的一个。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