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距离的问题已经不算什么大问题了,等到之后什么电报电话网络的时代,距离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再怎么说,西班牙本土的面积也就这么大,整个伊比利亚都才不到六十万平方公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
当然,技术进步也不是克莱门特迁都的理由,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马德里和托雷多的地理环境太差了。
这里基本上是高原地区,平地有,但不多。
而首都除了政治职能之外,其实也需要有经济职能。
前世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为什么总想着闹独立,民族原因只是其次,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因素。
但凡马德里的经济是西班牙最好的,甩开加泰罗尼亚几条街,加泰罗尼亚还会独立吗?
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克莱门特认为不会。
马德里的地理环境注定了发展经济天然受限,而作为首都又会虹吸全国人才,如此一来,继续定都马德里其实是亏本的。
再说了,如今的西班牙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而是横跨三大洲三大洋的庞大帝国,马德里的地缘优势也消失了。
因此,新的首都,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潜力,也就是周围的平地足够多,必须要临海,以便于接收海外信息。
那么,纵观整个西班牙,可选的地方就只有几处了。
克莱门特选定的,自然是塞维利亚。
定都沿海纵然有不安全的地方,但西班牙本来就是一个海权比陆权更重要的国家,海军建设肯定是在首位的,所以弊端暂时就不考虑了。
反正别人真打到你沿海首都的时候,只有一个可能,你海军已经没了。
海军没了,你殖民地也丢完了,别人打不打你首都你都要投了,别区别。
除了这些之外,对于克莱门特而言,迁都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可以规划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用为马德里糟糕的城市布局规划而头疼。
马德里即便有克莱门特的修修补补,但对于前世见过大场面的克莱门特而言,整个城市看起来甚至不如东大的小县城,至于什么街道规划下水道等等,那更是无从谈起。
一个新的现代化都市,不仅可以继续为西班牙的经济增长带来强劲的动力,更能展现西班牙的新外貌,增强统治权威,算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只不过,似乎没人支持克莱门特的想法。
“殿下,我也认为马德里作为首都确实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
但是殿下,如今虽然有了铁路,但铁路还没能做到联通全国,马德里依旧是统治全国最方便的地区。
迁都塞维利亚的话,还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海军方面,由于迁都沿海,海军就不得不分出很多兵力保卫首都,目前王国的海军虽然强大,但却不是世界第一,一旦用大量兵力不能调配,很容易输掉一些战争。
再有就是迁都需要的大额财政支出,资金的来源也是问题,殿下此前决定强势镇压北非之后,政府财政已经是处于赤字状态了。
欧洲这些年局势相当动荡,政府还是有必要节余一些资金为可能的战争做准备的。”
安德烈斯听完克莱门特迁都的想法之后,提出了反对意见。
克莱门特顿时老脸一黑,看向了斯托尔,问道:
“你呢,你怎么看。”
察言观色是作为一个秘书的必备技能,斯托尔自然知道克莱门特已经很不高兴了,按理说这个时候最好就是顺着克莱门特说,但斯托尔做不到,他还是非常耿直爱国的。
“殿下,交通大臣说的有道理。
迁都是一件大事,不能随意进行。
王国这些年的大动作太多了,我认为还是缓一缓比较合适。
殿下既然也有这个,不妨先派人去调研考察新都的位置,等到时机合适再推行也不迟。”
总而言之,斯托尔也是劝克莱门特放弃,所谓的时机合适,那可太有说法了。
自己前后两任秘书都同时劝阻,克莱门特那叫一个非常不高兴啊。
但他也清楚,这两都反对的事情,那么给其他人说,结局大概率不会太好。
安德烈斯说的这些东西,他可都考虑过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钱嘛,大不了就去借嘛,等到新都修完之后,卖房子还嘛,这一套克莱门特前世可见太多了。
只是,安德烈斯确实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年,西班牙的大动作有些太多了。
这倒是提醒到了克莱门特。
西班牙现在的许多政策和投入,收益都是长期收益而不是短期收益,短时间内做太多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出现问题。
历史上隋炀帝接手的可是一个强盛到极致的国家,结果就是太着急一次性做了太多事情,导致亡国,最终许多事情都让下一个朝代享受到了好处。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克莱门特还是按捺下了自己想干大事的冲动,决定缓一缓。
“好吧,那迁都就先不提了,找点人去塞维利亚那边看看,给我修个宫殿吧。”
既然迁都不行,那就修园子吧,到时候自己先过去,慢慢的就能迁都了。
历史上,有好几位皇帝都是这样达成的目的,自己效仿一下。
修宫殿,用的是王室自己的钱,不用政府开支,两人自然也没办法说出反对,只能答应下来。
只不过两人对视一眼之后,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无奈,明白克莱门特没有放弃迁都的想法。
这也正常,谁让自家这位殿下这些年实在是顺风顺水呢,他想做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没做到呢。
或许,给殿下适当的挫折是好事?
离开的时候,安德烈斯不禁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