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那个时代可不像现在这样,会有人堵住门口收门票钱哦。
尽管已经是夜晚了,但还是有不少人会走进山门呢。
有些人是来烧香拜佛的,有些人则是因为家里有人病了,想来求点香灰拿回去当救命药。
在大雄宝殿里,有一个看上去有点像学者的人正借着大殿里的烛火之光,缓缓地端详着大殿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
就在这时,一个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的老人艰难地跨进了大殿。
老人一进殿,就径直走到了那三个跪拜蒲团前。他先是在中间的蒲团上缓缓跪下,然后慢悠悠地磕了两个头。
磕完头后,老人并没有起身,而是又在左边的蒲团上同样磕了两个头。
做完这些,老人才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囊,对着佛像又恭恭敬敬地作了三个揖。
这一切都被站在侧面的那个学者尽收眼底。
等宗云先生走开后,学者也学着宗云先生的样子,先是在中间的蒲团上磕了两个头,
接着又在右边的蒲团上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对着佛像作了五个揖,手里同样也拿着一个香囊。
两个人小心翼翼地转到了释迦牟尼佛像的后面,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十分谨慎,似乎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然而,这一切都被隐匿在大殿一角的陈荣尽收眼底。
陈荣静静地观察着这两个人的一举一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就像鬼眼一般,将周围的人都扫视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在确认安全之后,他并没有立刻阻止阿爷和上级的接头,而是选择继续观察,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漫长的等待让人有些焦急。终于,那个学者从佛像后面慢慢地转了出来。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迟疑,仿佛还在思考着什么。
当他走出佛像的阴影时,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大殿,似乎在确认是否有人注意到他的行动。
确认周围安全后,学者迅速跨出大殿,脚步匆匆,像是有什么急事要处理。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静安寺的门口,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