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会儿,外面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显然是特务们追过来了。
有人用力地推搡着那扇小门,试图打开它。然而,门却纹丝不动。
推了几下之后,特务们似乎意识到这扇门是打不开的,于是便没有了动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漫长的等待让人感到无比煎熬。终于,过了很长时间,外面的声音彻底消失了。
卖药郎中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个神秘的街溜子,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感激。
从兜里缓缓地掏出两块大洋,仿佛那是他最后的财产一般,小心翼翼地递到面前,
口中说道:“好汉,多谢搭救,这只是一点点心意,实在不成敬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看似街头混混的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笔钱。
他一脸正气地说道:“我帮你可不是为了钱,只是看不惯这些狗特务残害我们华夏人!
他们有这样的本事,怎么不去打小鬼子呢?”这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郎中心中的阴霾,让他对这个人有了新的认识。
卖药郎中不禁感叹,原来这个人是因为看不惯特务残害国人而仗义出手,果然,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心中暗自思忖,如果让这个郎中知道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倭国鬼子,恐怕他会气得吐血。
郎中定了定神,继续试探着问道:“好汉是哪里人啊?看你这副样子,应该是在哪个堂口发财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探究。
那人似乎并不介意郎中的问题,坦率地回答道:“哎,我是关外的,家被小鬼子给占了,他们还到处杀人放火,我实在没办法,只好逃难到了沪上,加入前五堂混口饭吃。”
郎中心中一动,追问道:“噢,那你是黄先生的门下?”似乎对这个张先生颇为熟悉。
那人微微颔首,表示肯定,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错,黄先生正是我们兄弟的老大。”
郎中见状,觉得此人的回答并无不妥之处,于是迅速动手写下“好汉,山水有相逢,就此别过了”这几个字。
写完后,郎中将纸条递给对方,接着说道:“先生也是在帮的?”
然而,他并没有等待对方回答,而是紧接着补充道:“这个你就不必多问了,我知晓你是黄先生的门下,日后我们定然还会有机会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