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崔成眼里瞬间多了几分光彩。
六百块的任务,听起来原本如天堑,此刻却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的亮光。
他猛地看向希琳,嘴角一挑,朝她比了个自信满满的剪刀手。
“放心,剩下的交给我,今天必须完成任务,别说六百,一千都不带虚的!”
希琳抱臂看着他,轻轻一笑:“行啊崔总,车你开。”
崔成立刻转头请教:“顺子叔,那这车具体该怎么跑,流程是啥?”
顺子指着远处的站台,边走边讲:“其实也不复杂,出租车是顺着乘客的出行节奏来的。”
“清早守小区口,捞一波赶火车赶飞机的。”
“运气好还能顺路捎一单回市区,白捡油费。”
“之后再去车站、酒店门口趴活,一趟趟地拉。要是走运,拉上去泸沽湖的乘客,单程六百,来回一千。”
希琳眼前一亮:“泸沽湖这么远?那得从哪儿拉上这种单子?”
顺子叹了口气:“你们来晚了啊,这种游客清早就走了,现在最多只能在车站或酒店门口碰碰运气了。”
说着,他领着两人往火车站方向走去,指着广场上的一处地下出入口:“你们看,这里是清江火车站的‘东坑’,还有一个‘西坑’在对面——专供出租车排队接客的区域。”
“这会儿下去排队,大概半小时能拉上一位。拉完再重新排队,就得看天吃饭了。”
顺子说着,把两人带到车边,熟练地讲起了车内结构和操作逻辑,从档位、离合到计价器、顶灯开关,每一步都细细讲解。
节目组也没闲着,临时请来的客运指导人员开始了半小时的紧急上岗培训。
培训完毕,俩人的出租司机生涯,正式启动。
崔成跃跃欲试,抢先钻进主驾驶,一边系安全带一边念叨:“这手动挡……我可有些年头没碰过了。”
希琳则戴上墨镜,坐上副驾,侧头调侃:“崔总,今天你可是技术活儿打底,服务业封神,加油啊。”
崔成深吸一口气,挂挡、踩离合、踩油门——
结果车身猛地一抖,“咯噔”一声,直接熄火。
直播间一阵狂笑。
崔成苦笑着转头:“咳,好久不开手动挡了,得热热身。”
第二次——熄火。
第三次——又熄火。
希琳忍笑憋得肩膀直抖:“崔总,我觉得你今天的重点不是跑车,是学会起步。”
终于,第四次尝试,车子成功颤颤巍巍地动了起来。
一辆接近八手的红色出租,在清江火车站广场上,画着不太优雅的S型,驶入了东坑地下车道,正式开启他们的“出租人生”。
直播间弹幕也跟着炸了:
【崔总今天得学的,不只是怎么赚钱,还有怎么别熄火。】
【果然富人对手动挡没有免疫力。】
【这不是跑车,是跑偏了。】
【好家伙,一辆出租车仿佛带他们穿越回了90年代。】
【期待后续:崔司机与希乘务的清江奇遇记。】
……
东坑地下排队区,灯光昏黄,空气里弥漫着汽油和橡胶混合的味道。
一辆辆出租车整齐地首尾相连,蜿蜒成一条“之”字长龙,足有几百米,像是老龙盘窝,一动一动地往前挪。
坐在驾驶座上的崔成,这会儿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左腿的疲惫——
离合踩得多了,大腿肌肉直抽抽。
才不过十来分钟,他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这……这谁扛得住啊?”
车队突然停了下来,一眼望去,前面仿佛凝固住了。
他咂了咂嘴,索性打开车门,下来伸展了一下腿脚。
结果这一下车,他瞬间看傻了。
只见前面几十辆出租,车门大敞,司机们竟全站在车外,有的倚车抽烟,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嗑,有的甚至摆起了小折椅和保温杯,俨然成了地下出租车司机的“排队文化圈”。
最离谱的是——
他们居然在用手,一点点地推车往前走!
崔成整个人愣在原地,脑袋里冒出一连串问号:“这……这是什么魔幻操作?”
他忍不住走上前,凑到一位大哥身边:“师傅,您这为啥不上车?还要推着走?”
那大哥抬头瞥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看新兵蛋子的意味:“新入行的吧?”
崔成:“呃……第一天。”
大哥一笑,语气淡定:“跑这行的,坐久了伤腰、伤脖子,还容易长痔疮。趁排队的空儿,下车活动一下,能活络筋骨。”
“而且你别看这几步推着走,省油啊——一圈下来,光油钱能省下顿盒饭的钱。像我这车,一天下来,光推车能省十几块。”
崔成彻底被整不会了:“十几块?”
大哥拍了拍他肩膀:“可别小看这十几块,日久天长可不是小数目。”
“你慢慢习惯,这才刚开始呢。”
这时,又有一辆车动了几步,司机们熟练地一边聊天一边伸手推车,像是在完成某种协作默契的“地下广场舞”。
崔成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幕,感觉像打开了出租界的隐藏副本,忍不住回头看了眼自己那台“红色老战友”。
他咽了口口水,转头冲希琳咧了咧嘴:“咱这活……比我想象的野太多了。”
直播间弹幕也瞬间爆炸:
【原来出租车司机都有“排队健身套餐”了。】
【这帮大哥的生活智慧,直接把我干服了。】
【崔总的脸上写满了文化冲击。】
【排队、推车、趴活,短短几分钟我便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这届恋综太接地气了,看得出来,崔总和希琳都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