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风波,如同初冬的第一场寒流,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自然也无可避免地传入了澄园高墙之内。明兰听闻御史弹劾竟牵扯到后宅阴私,甚至将生产时那桩凶险旧事翻出,用以攻讦顾廷烨德行,心中先是涌起一股怒意,随即迅速冷静下来。她知道,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宅院倾轧,而是真刀真枪的朝堂博弈,刀光剑影,皆可杀人于无形。
顾廷烨回府后,虽未多言,但那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冷峻与书房内持续到深夜的灯火,都让明兰明白,局势不容乐观。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全然护在羽翼之下、只能被动等待结果的深闺妇人。他们是夫妻,是共同体,荣辱与共,祸福同当。既然风雨已至,她便不能再隐藏锋芒,当与他并肩而立,共渡难关。
夜色深沉,明兰哄睡了士程,将他交由常妈妈和乳母仔细看顾,自己则端着一盏参茶,走进了外书房。
书房内,顾廷烨正对着摊开的一幅京城势力图凝神思索,烛光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显得有几分疲惫。见明兰进来,他微微蹙眉:“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息?你身子才将养好些。”
明兰将参茶轻轻放在他手边,目光扫过那张错综复杂的势力图,声音平和却坚定:“侯爷在前朝应对风浪,妾身在后宅,又如何能安然入睡?朝堂之事,妾身或许不便直言,但内宅往来,消息流转,或能为侯爷提供一二思路。”
顾廷烨抬眸看她,对上她清亮而沉静的眼眸,那里面没有惊慌,没有畏惧,只有一种与他共同面对风雨的沉着与智慧。他心中微动,示意她坐下:“你有何想法?”
明兰在他对面坐下,纤白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划动,梳理着思绪:“弹劾之事,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恃功骄横’、‘结交武将’;其二,便是这‘治家不严’、‘德行有亏’。前者,关乎陛下信重与朝堂风向;后者,则试图从根基上动摇侯爷官声,其心更为歹毒。”
她顿了顿,继续道:“妾身以为,对方选择从后宅入手,看似刁钻,却也可能是一个突破口。他们想用‘家宅不宁’来证明侯爷‘无能’,我们或许可以反过来,利用这‘家宅’,来证明侯爷的‘清白’与‘严正’。”
顾廷烨目光一凝:“如何反过来?”
“那李御史口口声声‘风闻’,却拿不出实据。既然他敢将内宅之事捅到朝堂,我们便可将这‘内宅’之事,查个水落石出,公之于众!”明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当初那钱婆子背后定然有人指使,虽线索在春杏那里断了,但未必没有其他蛛丝马迹。侯爷可曾细查过,那‘赤鸠絮’来源蹊跷,钱婆子一个内宅仆役,从何得来?其家人、其过往,可曾与府外什么人有过来往?”
顾廷烨沉吟道:“暗卫查过,钱婆子家世简单,与府外联系不多,那‘赤鸠絮’来源成谜。”
“来源成谜,便是关键。”明兰思路清晰,“若能找到这毒物的来源,顺藤摸瓜,未必不能扯出幕后之人。即便扯不出,只要我们能证明,此事并非简单的‘治家不严’,而是有针对性的、来自外部的阴毒算计,那么,‘德行有亏’的帽子,便扣不到侯爷头上,反而能彰显侯爷亦是受害者,更能反衬出那弹劾之人,用心险恶,构陷功臣!”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内宅女眷往来,有时能听到些意想不到的消息。例如,哪位夫人与那李御史家眷素有往来?哪位大人府上,近来多了些不明来历的贵重物件?甚至……太夫人那边,近日可有什么异常动静?她虽深居简出,但毕竟在侯府经营多年,或许会留下些我们未曾察觉的线索。”
明兰的话,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顾廷烨之前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应对前朝攻讦和清查军中事务上,对内宅这条线索,虽有关注,却未如明兰这般,从内宅角度出发,想到如此深远的反击策略。
“你是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顾廷烨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
“是,但不止于此。”明兰微微颔首,“我们不仅要自证清白,更要主动出击。侯爷可还记得,之前与几位清流文臣、宗室亲贵建立的交情?此刻正是用上之时。无需他们直接为侯爷辩白,只需请他们在合适的场合,提及侯爷近日忙于整肃京营军务、关爱兵卒,或是称赞侯爷谦冲自牧、一心为公,那些‘恃功骄横’的流言,便不攻自破。至于‘结交武将’……若结交的皆是忠君爱国、陛下信重之将,又何错之有?反而说明侯爷一心为国举贤。”
她看着顾廷烨,语气郑重:“侯爷,前朝之事,您运筹帷幄,妾身信您自有应对。而这内宅线索、人脉经营,便交由妾身来查漏补缺。我们夫妻一体,里应外合,方能破此困局。”
顾廷烨看着眼前这个沉静如水,却又蕴藏着惊人智慧与勇气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激荡。她不再是需要他小心呵护的娇花,而是能与他并肩作战、共担风雨的橡树。
他伸出手,紧紧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而有力:“好!便依你所言!内宅线索,我让暗卫全力配合你查探。文臣宗亲那边,我也会设法联络。明兰,有你在我身边,此战,我更有信心!”
夫妻二人的手紧紧交握,目光交汇处,是无需言说的信任与默契。窗外寒风呼啸,书房内却因这并肩而战的决心,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从这一夜起,明兰不再只是澄园安享富贵的侯夫人。她开始不动声色地通过常妈妈、丹橘等人,更细致地梳理府中人事,尤其是与那钱婆子有过接触、或可能知晓其底细的仆役;在与齐国公夫人、英国公世子夫人等往来时,她也更加留意倾听,从她们的闲谈中,捕捉可能与朝堂风波相关的蛛丝马迹。
而顾廷烨,则在前朝更加沉稳地应对,一方面继续兢兢业业处理军务,以实际行动反驳“骄横”之说,另一方面,则开始着手深挖那“赤鸠絮”的源头,并暗中布局反击。
风雨已至,但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夫妻二人,一明一暗,一外一内,再次紧密地携手,共同迎向这新一轮、更为凶险的挑战。他们的感情,在这并肩作战中,淬炼得愈发深厚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