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急智解围(2 / 2)

三人正说话间,忽见一个小沙弥匆匆跑来,对着顾廷烨耳语几句。顾廷烨面色微变,向老太太和明兰拱手道:“晚辈有些急事,先行告退。改日定当登门致谢。”

说罢匆匆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待他走远,老太太才意味深长地看了明兰一眼:“你今日这跤,摔得倒是时候。”

明兰心中一跳,面上却故作茫然:“祖母说什么?明兰方才确实是被石块绊倒了。”

老太太也不点破,只道:“佛门清净地,是非却不少。今日之事,看到就当没看到,听到就当没听到。”

明兰恭敬应道:“明兰明白。”

然而心中却波澜起伏。那顾廷烨临去前看她的眼神,分明带着探究与疑惑。想必他已经起了疑心,怀疑她那跤摔得并非偶然。

回到偏殿诵经时,明兰心神不宁。她本不欲卷入他人是非,今日却阴差阳错地出手相助,反而引起了顾廷烨的注意。这实在非她所愿。

更让她不安的是曼娘离去时那怨毒的一瞥。那女子绝非善类,今日好事被搅,怕是已经记恨上她了。

诵经毕,明兰扶着祖母走出偏殿,却见方才那个小沙弥等候在门外,双手奉上一个锦囊:“女施主,这是顾公子让小僧转交的。说是谢过方才...相助之情。”

明兰迟疑片刻,在祖母示意下接过锦囊。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枚羊脂白玉佩,温润通透,一看便知价值不菲。玉佩下还压着一张字条,上书:“谢姑娘急智,顾某铭记于心。”

明兰心中一震。这顾廷烨果然看穿了她的把戏!她忙将锦囊收好,对小沙弥道:“请小师傅转告顾公子,心意领了,厚礼不敢受。”

小沙弥却道:“顾公子已经离寺,嘱咐小僧定要将此物交到姑娘手中。”

老太太见状,淡淡道:“既然顾公子一片心意,便收下吧。日后若有缘再见,再作计较。”

明兰只得收下,心中却更加不安。这顾廷烨行事出人意表,明明看穿了她的伎俩,不但不点破,反而赠玉致谢,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回府的马车上,明兰一直沉默不语。手中握着那枚白玉佩,温润的触感却让她心乱如麻。

老太太忽然开口:“今日那女子,你可认得?”

明兰摇头:“不认得。只是前日在城南偶遇过她与顾公子纠缠。”

老太太颔首:“那女子眼角带媚,眉藏心机,绝非良善之辈。你今日搅了她的好事,日后须当心些。”

明兰心中一凛:“明兰明白。”

老太太又道:“顾二公子倒是比他父亲明事理。只可惜摊上这么个外室,也是孽缘。”

明兰好奇道:“祖母认得顾家的人?”

老太太叹道:“宁远侯府与我家虽无深交,但同在京城为官,多少知道些。顾侯爷治家不严,后宅不宁,这几个儿子也都颇多是非。”她看了明兰一眼,“这些高门秘辛,知道得越少越好。你今日虽出于好意,却也不该贸然插手。”

明兰低头:“明兰知错了。”

然而心中却思绪万千。那顾廷烨明明身处困境,却依旧保持风度,事后还知恩图报,倒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只可惜被这么个心机女子缠上,怕是难以脱身。

晚间,明兰在日记中记下:“佛寺再遇,急智解围;赠玉致谢,心思难测;曼娘怨毒,后患暗藏。”

她取出那枚白玉佩,在灯下细看。玉质温润,雕工精细,显然不是寻常物件。顾廷烨将此玉赠她,究竟是何用意?

明兰轻轻叹息。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果然处处暗藏玄机。今日一时急智,却可能惹来无穷后患。

她将玉佩仔细收好,决定日后尽量避免与顾家之人接触。然而命运弄人,有些缘分一旦开始,便再难轻易断绝。

窗外月色如水,明兰吹熄烛火,却难以入眠。那个挺拔的身影,那双深邃的眼睛,总在眼前挥之不去。

而远在宁远侯府的顾廷烨,此刻也正对灯沉思。手中把玩着一枚银质腰牌,上面刻着展翅的雄鹰和一个“顾”字。

“盛家六姑娘...”他喃喃自语,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