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得遇良师(2 / 2)

几日后,徐老太太请顾娘子过去说话,问起盛家几位小姐的情况。

顾娘子据实以告:“三姑娘墨兰才学虽有,但心气过高,略显浮躁;五姑娘如兰天真烂漫,读书习字却不肯用心;唯独六姑娘明兰...”她顿了顿,“沉静慧敏,虚心好学,更难得的是颇有见识,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

徐老太太感兴趣地问:“哦?你似乎很欣赏明兰那孩子?”

顾娘子点头:“不瞒老太太,明兰小姐这几日常来请教,与老身谈论诗文。她年纪虽轻,但见解独到,更难得的是不骄不躁,虚心受教。前日老身借她几卷诗文集子,昨日她就来还书,书中夹了许多笺注,见解精辟,令老身都受益匪浅。”

徐老太太惊讶道:“竟能得你这般称赞?看来盛家这位六姑娘确实不凡。”

顾娘子道:“更为难得的是宠辱不惊。那日诗会,她为姐姐解围,保全盛家颜面,事后却不居功,依旧低调如常。这等心性,实在难得。”

徐老太太沉吟片刻:“听你这般说,我倒要再多留意留意这个孩子了。”

当晚,徐老太太在饭桌上特意问明兰:“听说你近日常去顾先生处请教?”

明兰恭敬回答:“是。顾先生学识渊博,明兰受益匪浅。”

徐老太太笑道:“顾娘子是进士之女,家学渊源,年轻时更有才女之名。后来家道中落,才来府上任西席。你能得她指点,是你的造化。”

明兰郑重道:“明兰明白,定当珍惜这份机缘。”

墨兰在旁听着,心中不是滋味。饭后,她故意对明兰说:“六妹妹倒是会找靠山。连徐府的西席都巴结上了。”

明兰平静道:“三姐姐说笑了。顾先生学识渊博,明兰只是虚心请教罢了。”

如兰插话道:“顾先生讲课可闷了,六妹妹居然能听得进去,真是厉害!”

明兰但笑不语。她深知求学之路,本就需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能得遇良师,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在徐府的最后一晚,明兰特意去向顾娘子辞行。

顾娘子很是不舍:“与你谈论这些日,仿佛重回年少时与知己论诗的时光。”她取出一本装帧精美的诗文集,“这是我多年收集的诗文精粹,附有一些评注,送与你吧。”

明兰连忙推辞:“如此贵重之物,明兰不敢接受。”

顾娘子执意相赠:“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这书在我处,不过蒙尘;在你处,方能发挥价值。只望你日后不忘读书明理之志。”

明兰郑重接过:“明兰定当珍藏细读,不负先生厚望。”

顾娘子又叮嘱道:“你天资聪颖,心性沉静,将来必非池中之物。但记住:慧极易伤,刚极易折。保持这份虚心与沉静,方能行稳致远。”

明兰深深一揖:“明兰谨记先生教诲。”

回到沁芳斋,明兰在灯下翻看顾娘子所赠的诗文集,只见书中评注精辟,有许多独到见解,越发觉得这份礼物的珍贵。

她在日记中记下:“得遇良师,三生有幸;获赠诗书,如获至宝;谨记教诲,行稳致远。”

笔墨干透,明兰轻轻合上日记,心中充满感激。京城之行,虽有许多暗流涌动,但能得遇顾娘子这样的良师,已是最大的收获。

窗外月色皎洁,明兰吹熄烛火,却无睡意。她想着顾娘子的教诲,想着祖母的叮嘱,想着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京城的繁华,徐府的深沉,才女的争锋,良师的指点...这一切都让她成长了许多。

明兰轻轻抚摸着那本诗文集,心中清明如镜。无论前路如何,她都会保持这份虚心与沉静,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月光如水,静静地照在盛家六小姐沉静的面容上,也照在那本珍贵的诗文集上。知识的种子已经播下,只待时日成长,终将开出智慧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