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兰接过信,仔细阅读。原来这封信是祖母的一位故交所写,推荐卫恕意入盛府为妾。信中盛赞卫恕意品性,并提到以半块“谨”字玉佩为信物,他日可凭此相认。
“这位'谨'是祖母的故交?”明兰好奇地问。
老太太目光深远:“是年轻时的一位好友,如今...已多年未见了。”
她顿了顿,又道:“你娘亲入府,确实是因这封推荐信。但我观察多年,她确实品性端方,不负故人所托。”
明兰想起母亲温婉的模样,眼中泛起泪光:“那...另半块玉佩...”
“应当在你那位姨母手中。”老太太缓缓道,“你外祖父家道中落后,你娘亲的姐姐嫁到了外地。那半块玉佩,是她带走的。”
明兰怔怔地看着手中的信,忽然明白母亲临终前为何特意留下这半块玉佩。这不仅是念想,更是一个重要的信物。
老太太轻抚明兰的头:“这些往事,本不想太早告诉你。但既然你发现了,也是天意。”
她正色道:“但要记住,此事不可对外人提起。尤其是那半块玉佩,要好生保管。”
明兰郑重地点头:“明儿记住了。”
这一夜,明兰久久不能入睡。她不仅想着那封信和玉佩的事,更想着祖母的良苦用心。
祖母明明可以早早告诉她这些往事,却选择等待她自己发现。这是在教她,重要的知识需要自己去探索,去领悟。
从那天起,明兰学习更加用心。她不仅学习管家算账,也开始留意府中的人事关系,观察各房之间的利益纠葛。
她发现,祖母教授的知识,往往能在实际中找到印证。比如账目中的蹊跷,往往对应着人事上的变动;各房的开支增减,往往反映着地位的变化。
这日,明兰在核对月账时,发现林栖阁的开支突然增加了一大笔。她仔细查看,是一笔“修缮费用”。
明兰想起前几日听到的闲话,说是林噙霜的侄子要来扬州读书,暂时借住在盛府。这笔“修缮费用”,恐怕是为安置这位侄子而虚报的。
明兰将此事记在心里,却没有立即禀告祖母。她要学会自己判断,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
晚间下棋时,老太太忽然问道:“近日看账,可有什么发现?”
明兰想了想,答道:“林栖阁的开支有所增加。”
“哦?”老太太挑眉,“可知为何?”
明兰小声说:“听说林小娘的侄子要来借住,怕是与此有关。”
老太太满意地点头:“观察得很仔细。但你要记住,有些事,看到了不一定要立即说破。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明兰郑重地点头:“明儿明白了。”
从那天起,明兰不仅学习知识,更学习如何运用知识。她渐渐明白,在这深宅大院中,知识就是力量,但如何运用这种力量,更需要智慧。
藏拙守愚,不是不学无术,而是在积蓄知识,等待运用的时机。
而她相信,随着知识积累,她会越来越从容地面对这宅院中的风云变幻。
如同祖母教导的那般: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时显露,何时隐藏。
而她,正在一步步掌握这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