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的巡查据点条件相对艰苦,教学小队的弟子们便在据点的空地上搭建临时教学台,分批对巡查修士进行培训。一位刚结束巡查任务的修士,手臂因暗脉侵蚀出现了明显的蚀痕,领取仪器后,在弟子的指导下启动了轻度修复模式。一炷香后,他看着手臂上淡去的蚀痕,激动地说道:“这仪器太好用了!之前吃了半个月丹药都没效果,没想到一次修复就有这么明显的改善!”
林夏则亲自带队前往界外脉源禁地附近的三号据点,这里是暗脉残余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修士受伤的概率也最高。据点内,十几名修士正受着不同程度的经脉损伤,有的卧床不起,有的勉强能活动却无法参与巡查。林夏与教学小队的弟子们逐一为他们检查伤势,调试仪器,传授用法。
一位名叫阿蛮的年轻修士,因私自深入禁地探查,被暗脉能量侵蚀了胸口经脉,呼吸困难,脉气紊乱。林夏将声脉修复仪调至重度模式,探头贴近他的胸口,柔和的蓝光笼罩着伤处。修复过程中,阿蛮起初有些不适,但很快便感受到一股温和的能量顺着经脉流淌,胸口的憋闷感逐渐缓解。一炷香后,仪器停止工作,阿蛮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好多了!胸口不闷了,脉气也能顺畅运转了!”
灵韵仙子用神识探查后,对林夏说道:“暗脉蚀痕已瓦解大半,再坚持使用七日,就能彻底痊愈。但需告诫他,日后切不可再擅自行动,需严格遵守公约规定。”
林夏点头,转向阿蛮:“此次修复只是权宜之计,界外禁地危险重重,日后必须听从据点指挥,结伴行动。这台仪器你随身带着,每日按时修复,有任何问题可通过传讯器联系我们。”
阿蛮羞愧地低下头:“多谢林夏姑娘提醒,我以后一定遵守规矩,不再鲁莽行事。”
在林夏与教学小队的努力下,三号据点的受伤修士都得到了及时修复。接下来的几日,他们又陆续走访了界外的其他八个巡查据点,将声脉修复仪分发到每一位修士手中,并确保所有人都掌握了使用方法。
随着声脉修复仪的广泛推广,四界及界外据点的受伤修士数量大幅减少。凡界的修士们在修炼或劳作中不慎导致的经脉劳损,通过轻度修复模式很快便能恢复;青蘅界的修士在布设岩声屏障时遭遇的能量冲击损伤,借助中度修复模式,七日便可重返岗位;界外巡查修士遭遇的暗脉侵蚀,即便程度较重,经过半月的重度修复,也能彻底痊愈,且无复发迹象。
和声文化馆内,新增了一个“声脉修复仪展区”,不少修士专程前来参观咨询。光声界的声络带弟子在展区内设立了咨询台,随时为修士们解答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收集大家的反馈意见,以便后续对仪器进行优化。
一日,沈砚、青芜、声衡来到展区视察。看到修士们有序咨询、试用仪器,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沈砚点头道:“声脉修复仪的推广,不仅解决了修士的伤病问题,更稳定了四界的防御力量。林夏与研发小组功不可没。”
青芜看着展区内的仪器,怀中的和声花白芒闪烁:“这正是‘和声’之道的体现,用技术守护修士,用互助凝聚力量。声脉修复仪不仅是一件医械,更是四界同心的见证。”
声衡补充道:“目前已有修士反馈,希望仪器能增加远程诊断功能,方便界外偏远据点的修士及时获取专业指导。研发小组可针对这一需求,对仪器进行升级优化。”
林夏恰好赶到,闻言说道:“我们已经收到相关反馈,正在研发配套的‘远程诊断终端’,通过和声连界网,可让光声界的医修远程查看修士的经脉损伤情况,指导仪器使用与后续调理,预计下月便可投入使用。”
沈砚赞许道:“很好。技术研发需与时俱进,贴合修士的实际需求。后续可考虑将声脉修复仪与脉能追踪器联动,实时监测修士的经脉状态,提前预警损伤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林夏拱手应道:“盟主的建议很有价值,我们会纳入后续的升级计划中。”
此时,展区外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星脉界的科研修士带来了好消息:经过声脉修复仪治疗的修士,脉气运转效率平均提升了20%,界外巡查据点的伤病率已降至5%以下,巡查效率较之前提升了三成。
灵韵仙子也赶来汇报:“目前四界已分发声脉修复仪五万台,组建了五十个教学小队,实现了所有界外据点与四界主要区域的全覆盖。声络带弟子还编制了《声脉修复仪使用手册》,通过和声连界网传遍四界,方便修士们随时查阅。”
沈砚望着展区内人头攒动的景象,手腕上的藏弦轻轻颤动,与周围的声能波动遥相呼应。他知道,声脉修复仪的成功研发与推广,不仅为四界修士带来了福祉,更筑牢了最终决战的后勤保障防线。四界同心,技术赋能,规则护航,这场守护万源的战役,他们已然占据了先机。
夕阳西下,和声树的枝叶在余晖中摇曳,淡淡的声能波动与声脉修复仪的嗡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和谐的乐章。四界修士们在仪器的守护下,经脉康健,脉气充盈,信心满满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而声脉修复仪,这朵绽放在“和声”之道上的技术之花,正以其温暖的力量,守护着每一位修士,也守护着万源大地的安宁与永续。